林欢和阿澈带着浸透灵果蜜的粗布,往沙漠去。他们把布铺在沙丘上,四边用石块压住,布上印着三个圃子和海边的根纹,中间绣着朵抗沙的花。“这是给根搭的凉棚,”林欢往布上洒雪山水,水珠在布上晕开,根纹像活了似的往沙漠深处爬,“让根顺着水痕走,不迷路。”阿澈在布角缝了串铃铛,风一吹“叮铃”响,“这是给根的哨声,听见了就知道有人等。”
先生在沙漠的胡杨木上,教孩子们写“生”字。他用树枝在沙上画:“‘生’是‘牛’在‘土’上,牛能耕地,土能养万物,合起来就是不管在哪,都要活出劲来。”他指着那些透明的根须,“你看这根,在沙漠里长得更亮,因为它知道,每往前一寸,都是生的希望。”
张婶、渔妇、城里妇人、青竹山姑娘,又添了位沙漠的绣娘,五人合绣“五域共春图”。绣娘用驼绒绣沙丘,张婶补根纹,渔妇缀海浪,城里妇人描街景,青竹山姑娘添竹林,最中心是朵五色花——紫的像灵果,黄的像沙漠花,蓝的像海水,绿的像青竹,红的像城花,花瓣上落着只骆驼,驼铃正往下掉灵果。
货郎的担子成了“移动的圃子”,一头挑着沙漠的椰枣糕,一头担着万家圃的牡丹酱;左边挂着海边的珍珠串,右边缠着青竹山的兰草绳;最妙的是个木盒,里面装着五地的土:黑的山土、黄的竹土、褐的城土、白的海沙、金的漠沙,混在一起捏成个小骆驼,驼峰上盖着个五色章。“这是‘共生源’,”货郎拍着木盒笑,“走到哪,哪就有五域的气。”
开春时,沙漠的根须终于顶破沙面,冒出片带绒毛的新叶——叶尖是沙漠的金,叶底是灵果的紫,边缘卷着像海浪,叶脉里藏着竹纹,像把五地的魂都凝在了一叶上。五个地方的孩子约定在根道中点相会,各自带来最珍贵的物件:万家圃的灵果苗、青竹山的兰草种、城里的花籽、海边的贝壳、沙漠的驼绒,堆在“共根球”旁,像给根献了个五彩的祭。
小弹摸着那片新叶,忽然发现叶背的绒毛会发光,在地上投下无数细小的根纹,像撒了把会发芽的星。他把自己的“痕本子”翻开,让光纹落在纸上:“这是根写的信,说它在沙漠结了新朋友(仙人掌)呢!”
先生站在光纹中央,看着五地的炊烟在天上连成片云,像条流动的根。他忽然明白,“生”不是勉强活着,是让每种土地都活出自己的样——沙漠的根不必像山里的根那样缠密,海边的根不必学城里的根那样规整,就像牡丹不必开成兰草的模样,却能在同个“共”字里,各展各的艳。
傍晚分手时,孩子们在“共根球”旁埋了个“万生坛”,里面放着五地的种子、五地的土、五地孩子的头发丝,坛口盖着块刻满根纹的青石板,石板上用五种颜色写着同一个字:“家”。
夜里,风从沙漠吹过五地,带着沙的粗、海的腥、山的幽、城的暖、竹的清,在“万生坛”上打了个旋,坛里的种子“噼啪”响,像在互相打招呼。五个地方的灯都亮着,窗纸上的人影都朝着根道的方向,像在给彼此道晚安。
第二天清晨,货郎又要出发了,这次他的担子上,多了片沙漠新叶的拓印。“听说南边的雨林里,也有人在等根呢,”他笑着拍了拍骆驼的头,“让它们也尝尝雨林的潮气。”
小弹趴在“万生坛”旁,看着新的根须正顺着根道往南边爬,像条系着五色彩绸的银线。他拿起炭笔,在地上画了个圈——这次的圈,大得能装下整个天地,圈里写满了新的地名,每个名字旁都盖着个小小的牡丹章,章边缠着根须的纹。
风跟着货郎的脚步往南去,带着五地的味,带着“家”的暖,像在给所有没见过的草木说:别急,根在长呢,咱们的故事,永远在路上。
这故事啊,哪有什么完结,不过是跟着根的呼吸,往所有有生机的地方,慢慢长,慢慢暖,直到天地之间,每寸土地都记得“共”的甜,每个生灵都认得“家”的暖。
喜欢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