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霄将相框翻转过来,仔细观察背面。果然,在相框背板左下角的位置,封皮的边缘有极其细微的翘起,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支圆珠笔,用笔尖对准那处翘起的边缘,小心翼翼地向里探去。封皮应声破裂,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小张存储卡(优盘)。
真相大白了!相框之所以做得如此之厚,就是为了巧妙地隐藏这张存储卡。
刘凌霄心中一阵惊喜,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隐藏着重要的秘密。
他再次从灵海空间中取出笔记本电脑,连接好之后,插入了那张存储卡,开始查看里面存储的内容。
果然,里面的信息让刘凌霄感到震惊!
存储卡里保存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档资料。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的前任秘密收集的,关于督察组内部人员与某些政府部门相互勾结、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的证据。
这些文档记录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二月三日,最晚则到他遇害的前一天。
至此,刘凌霄基本上可以断定,前任是被杀人灭口了。
那么,为什么这些遗物没有被处理掉呢?与其说是不想,不如说是不敢。很可能,像他前任这样被“招募”进来又遭遇不测的人不止一个。贸然处理这些遗物,反而容易留下把柄,弄巧成拙。
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招募一批新人,然后借助这些新人的手,来“自然”地处理掉这些危险的遗留物。
只不过,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有料到,这次招进来的新人里,会有刘凌霄这样不按常理出牌、且具备特殊能力的“危险人物”。
(以下为根据原文风格和情节逻辑进行的合理扩写,以丰富细节、增强画面感和人物内心刻画,使总字数超过三千字)
刘凌霄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点开一个标注着“物资流向”的文件夹,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图片和表格。图片拍摄得有些模糊,角度也略显刁钻,显然是在隐蔽状态下偷拍的。但内容却触目惊心:本该运往城墙工地的粮食袋,被悄悄转运到了标有某商会标志的仓库;记录工分和发放口粮的账本,明显有涂改和伪造的痕迹,实际发放数量远低于登记数量;甚至还有几张照片,拍到了几位他曾在督察组内部通讯录上见过的面孔,与一些穿着体面、商人模样的人在灯红酒绿的场所把酒言欢。
他又点开一个视频文件。画面晃动得很厉害,像是在口袋里拍摄的,声音也有些嘈杂,但对话内容却清晰可辨:
“……放心,这批材料是旧标号,价格能压下三成,账面做平就好……至于质量,城墙嘛,又不是军事要塞,差不多就行了……”一个略显油腻的声音说道。
“可是……最近风声有点紧,新来的那个协查员,好像有点较真……”另一个声音显得有些犹豫。
“哼,一个毛头小子,不懂规矩。找个机会‘点拨’一下,要是不识抬举……这城墙这么高,出点‘意外’也很正常。”先前那个声音冷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阴狠。
刘凌霄关掉视频,胸口剧烈起伏。愤怒、愧疚、还有一种近乎冰冷的明悟,交织在他心头。愤怒于这些蛀虫的无法无天和草菅人命;愧疚于自己之前的疏忽和对民间疾苦的漠然;明悟于这场看似意外的死亡背后,是如此赤裸裸的利益链条和残忍阴谋。
他的前任,那个照片上笑容阳光的年轻人,正是因为窥见了这黑暗的一角,并且不肯同流合污,才招来了杀身之祸。而他记录下的这些点点滴滴,成了他用生命换来的证据。
刘凌霄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黑暗中蜿蜒如巨龙的城墙轮廓。墙上灯火零星,那是守夜人和像老伯那样为了生计不得不加班赶工的人点起的微弱光亮。与城内某些区域彻夜不息的璀璨灯火相比,这点光亮显得如此渺小和黯淡。
他想起了老伯递过来的那碗稀粥,想起了工地上那些沉默而疲惫的面孔,想起了他们谈及家人时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微弱的期盼。这些最底层的劳动者,用血汗筑起着保护城市的屏障,却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而他们被克扣的血汗,却成了某些人觥筹交错间的谈资和奢靡生活的资本。
“零三八四……”刘凌霄低声念着前任的编号,仿佛在做一个郑重的承诺,“你放心,你未竟的事,我会继续做下去。你看到的这些,不该被埋没。”
他回到桌前,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存储卡里的资料,并进行多重加密备份。他知道,自己现在的一举一动,很可能已经处于某些人的监视之下。他必须万分小心,既要查明真相,又要保护好自己,绝不能重蹈前任的覆辙。
接下来的几天,刘凌霄表面上和往常一样,跟着李金超熟悉督察组的日常工作流程,翻阅一些无关紧要的陈年卷宗,偶尔也会被派去城墙工地象征性地巡视一圈。但他暗中却利用一切机会,借助灵识之便,悄无声息地搜集着更多的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