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商侯天乙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只听商侯说道:“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她们都还活着,你把她们都带回来也是无妨的,先生的夫人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会怪你的?真是先生的儿女神秘失踪了,令人费解呀?”
伊尹说道:“我也是觉得纳闷,他们怎么凭空消失了呢?”
莱朱猜测的说道:“依我看来,他们肯定是遇到了高人,被高人救走学艺去了。想来应该是好事,不是坏事。他们既然不辞而别,肯定是有难言之隐的。只是先生欠下了这一笔笔的情债,这辈子是还不清了……”
伊尹叹息道:“如果不是我失忆啦,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事已至此,我也是无能为力,无力回天了!”
伊尹问起了黄帝宝鼎一事,商侯等人如实陈述说道:“宝鼎已经到了桀王手中,被放到了夏城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伊尹说道:“黄帝宝鼎在夏城还是在商都无所谓,只要是民心所向,宝鼎一定会回到咱们手里来的。还有禹王的九鼎……”
九鼎分别叫做冀州鼎、豫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九鼎象征着当时的九州,每个鼎上都刻有代表相应州的山川物产、珍禽异兽等图案。九鼎最初由大禹铸造,用以代表华夏九州,在夏朝时期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成语“一言九鼎”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说话象九鼎一样重,表达一个人信守承诺的形象。
说白了九鼎就是当时真正的传国之宝。
想要夺取天下,九鼎必须要收入囊中的。其实许多诸侯国对九鼎也是垂涎三尺的。由于他们雄霸一方,名义上是可以拥有一个宝鼎,实际上宝鼎是不归他们所有的。宝鼎是在都城夏城之中,并不在各州之中。
九鼎可是王权的象征,只有君王可以拥有。现在就连黄帝宝鼎都到了桀王手中,桀王更是雄心勃勃了。
商侯天乙想要夺取天下,时机基本上已经成熟,他们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他们输不起,失败者只有死路一条!只要起兵,就等于被逼上了绝路。此时商侯年事已高,关于接班人也在头顶考量之中。
一般来说是立长不立幼,可是太丁、外丙和仲壬三兄弟之中,实力最强的是外丙。如果论能力的话,他们不分上下,商侯也是难以取舍。
仲壬虽然不争,并且仲壬和太丁是一条心的,只是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难道他就不动心,或者没有什么想法吗?
特别是当皇权就摆在你面前之时?
我就不信当一座金山摆在你面前之时,你还能若无其事,坐怀不乱?
商侯天乙有一把宝弓,这把宝弓追随他多年。商侯想要把宝弓赐予其中的一个儿子。当然不是没有条件的,商侯让他们出去打猎,只要猎物多并且最有价值的就可以得到这张宝弓了。也就是说谁打的猎物多就是谁的。
因为是父亲的旨意,所以三兄弟自然答应了下来。
商侯虽然没有说明赐给儿子们弓箭的原因,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肯定是商侯在考验他们呢,他们每个人都要好好表现。
伊尹、莱朱、寿常、旬范、庆辅和湟里且等人都没有干涉,也没有站队,因为立储君是大事,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视为儿戏。
立储君既是国事,同时也是家事,而商侯并没有明言,他们只能装糊涂了。三人前去打猎,当然身边都是有大臣陪同的,伊尹和寿常陪在太丁身边,莱朱和旬范陪在外丙身边,庆辅和湟里且陪在仲壬身边。
本来仲壬要和太丁一起出去狩猎,只是商侯不同意。商侯说:“如果你们在一起,如何打猎,如何分配?即使你们愿意,恐怕对外丙也是不公平的。为了公平起见,你们只能分别行动,限时两个时辰,朕就在这山头之上等着你们……”
“朕”就是我的意思,代表自己。当时并不是皇帝专用的,只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才成了皇帝的代名词。
既然是狩猎,商侯当然有来了。本来商侯也是能文能武,射术一流的。如果单论射术,商侯还真没有怕过谁。
此时宝弓就握在商侯的手中。商侯只想最后再用一次宝弓。在三位王子临出发之时,商侯又把伊尹和莱朱留在了自己身边。
伊尹和莱朱可是商侯的左膀右臂,商侯留他们在身边,也是有深意的。
伊尹是相,称师,行相事,而莱朱为傅,等于是左右丞相。二人是齐心协力辅佐汤王。在等待三位王子射猎的过程中,商侯自己也在射猎。他们都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怒自威!
商侯问二人,“两位先生,你们觉得三位王子的胜算如何?他们三人谁打的猎物最多?谁有天子之气呀?”
伊尹和莱朱互相对视了一眼,伊尹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论道骑马射箭,太丁和外丙是伯仲之间,不太好说,可是我觉得外丙的胜算还是大一些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伊尹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伊尹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