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我们为何还要写?为何还要读?”我几乎失控。
“因为!”他猛地抬头,那双黯淡眼眸骤然爆发出让星辰失色的璀璨光芒!
“总要有人,将这一切都记下来!”
声音不再是呜咽,化作了振聋发聩的雷鸣!
“刀剑,只能决定谁在今日跪下。而笔,能决定谁在万世之后站着!”
“老夫的诗,救不了大唐江山。但它能让千年之后的人知道,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怎样一场浩劫!曾有过怎样一群在战火中流离、在饥荒中挣扎,却依旧没有放弃希望的百姓!”
“它能让后人知道,朱门之内,曾有‘酒肉臭’的无耻!茅屋之下,亦有‘冻死骨’的悲凉!”
“它能让一个王朝的伤痛,成为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这记忆,便是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一颗能让后世子孙知兴替、明得失的火种!”
“这,便是诗书的用处!”
“这便是我辈读书人,虽手无寸铁,却依旧要以笔为戈,与这无情的乱世,死战到底的……道!”
“轰——”
他的话,如同创世惊雷,在我混乱的识海中轰然炸响!
我呆立原地。
看着他那由悲苦文字凝聚的瘦弱身影,此刻却比我见过的任何高山都更加巍峨,不可撼动。
胸口那股郁结之气,被这浩然之音冲刷得烟消云散。
眼中因安平之殇而生的迷茫,被这番话照得一片通明。
是啊,我错了。
我将“守护”看得太窄。只想着改变“当下”的结果,却忘了守护通往“未来”的过程。
赵县令他们没有守住城,但他们用血守住了读书人的“义”。这份“义”就是不朽史诗!只要被记下、被传承,他们的死便有意义!他们的血便没有白流!
一股暖流般的明悟淹没神魂。
识海内,那颗躁动血色星辰光芒渐平,不再投射愤怒,而是将所有光芒向内收敛。最终化作一颗暗红如血珀、却散发坚定温润光芒的星辰,静静悬于文明星空。
它不再是伤痕,而是勋章。
我对着眼前这位用一生践行“诗史”的伟岸魂灵,深深拜下。
“晚生,受教。”
杜子美的身影渐渐淡去。他没有再看我,只是重新转身,对着那片残破山河,再次举起了酒壶。萧瑟背影渐渐融入无尽苍凉夜色。
废都消失。
我重回那片发光文字组成的书海幻境。
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我没有停留。抬头,目光越过璀璨儒家星河,越过慈悲佛门金月,投向幻境最深处、最高处。
那里没有华丽景象,只有一座朴实无华的黄土高台。
高台上,一个穿着陈旧灰袍、身形枯瘦却挺拔的老者背影,正静静遥望这片他开创的文明星空。
我看不清他面容,但我知道他是谁。
我一步一阶,踏上光梯,登上高台,在他身后静静站定。
我没有问任何问题。
所有问题,早已有了答案。
我只是对着这个孤独守望了文明两千五百年的背影,对着身后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先贤文魂,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弟子对师长的大礼。
然后,我抬起头,望着那片由我亲手收集、守护、并即将继续丰富下去的浩瀚星空。
声音很轻,却前所未有地坚定。
“先师所求之‘大同’,虽道阻且长,然,火种不灭,薪火相传,终有可至之日。”
“晚辈林渊,愿为此道,辟易前行。”
那背影没有动,甚至没有回头。
但我却“听”到一声仿佛源自亘古时光深处、充满欣慰的轻叹。
紧接着,背影与黄土高台缓缓化作漫天温暖如春日阳光的金色光点。
它们没有消散,而是如同最温柔的雨露,悄无声息地尽数融入我这具神念所化的青衫之身。
道心,在这场跨越数千年的“问道”之后,终于被不朽“文魂”打磨得圆融、通透,再无滞碍。
我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拓印者”,或是一个被动的“守护者”。
我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成为这文明薪火传承之链上,承上启下的新的一环。
我的道,也彻底稳固。
不求以一人之力,逆天改命,扭转乾坤。
只求以我之微末,承上启下,守护精神之火,为这多灾多难的民族,留下那份足以让他们在黑暗中,依旧能找到归途的灯火。
喜欢红尘修行:证道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尘修行:证道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