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安泽县改称岳阳县,县治迁移到赤壁城(今古县东南旧县镇),属临汾郡 。唐朝时期,岳阳县的治所又多次变动,武德元年(618年)县治移于东池堡(今古县南东池村);贞观六年(632年)迁治今古县,属晋州 。在隋唐时期,安泽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蓬勃发展,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在安泽地区广泛传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宋政和末年、金朝时期,安泽属平阳府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安泽县曾被撤销,不久后又重新恢复设置,初属平阳路,后属晋宁路 。明清时期,安泽均属平阳府管辖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安泽地区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但当地人民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民国初年,岳阳县隶属河东道 。1914年6月,由于与湖南省岳阳县重名,山西省将岳阳县改名为安泽县 ,治所依旧在岳阳。1937年,安泽县划入山西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在抗日战争时期,安泽县成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太岳行署、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军区政治部、太岳兵工厂、太岳新华日报印刷厂等都曾驻扎于此 。刘少奇、邓小平、朱德、陈赓、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 。他们带领当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1940年,安泽县曾析置为安泽、岳阳、冀氏三县 ;1942年,安泽、岳阳二县合并仍称安泽县,治所移至义井村,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 ;1946年,冀氏县并入安泽县,治所迁至和川 。
1949年,安泽县治所移至和川,归晋南地区 。1971年6月,国务院批准组建古县,8月1日,安泽、古县分治,划安泽县西部7个公社设置古县,同时将屯留县良马公社划归安泽县 。2000年,临汾地区改名为临汾市,安泽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从此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安泽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中最着名的当属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是我国战国末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礼节的基础上加入了法治的约束,是讲法律法规的先行者 。荀子一生着述颇丰,写有32篇文章,如《劝学》《天论》《性恶》等,其名言“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颂 。他的学生有着名法家韩非、李斯、浮伯丘、张苍等 ,这些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泽县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荀子文化园:为纪念荀子而建,位于安泽县城沁河东岸的况山上,因荀子名况而得名 。文化园始建于2004年3月,是一个以彰显荀子文化内涵为主题的园区 。园内有荀子纪念馆,展示了荀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学说 。荀子的雕像通高27.67米,是目前我国最高的一座花岗岩雕像 。站在雕像下,仰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智慧与风采穿越时空扑面而来。从门口到山顶雕像广场需要走980个台阶,攀登的过程中,你可以欣赏到周围的自然风光,待到达山顶,安泽县城尽收眼底 。半山腰还有仿战国时期的后圣殿,书林广场甚是壮观,由32根花岗岩石柱组成,石柱通高5米,呈古代书简的造型,象征着荀子流传于世的32篇着作,柱子上雕刻着32篇中的名言佳句 。
- 黄花岭风景区:主峰海拔1355米,这里春日里连翘花海美不胜收,是踏青赏花的绝佳去处 。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连翘花竞相开放,金黄的花朵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山间,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漫步在花海中,花香四溢,让人陶醉其中。除了赏花,黄花岭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上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登上黄花岭的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山脉、广袤的田野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曾是太岳行署的驻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太岳行署在这里领导当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旧址内保存了许多当年的历史遗迹和文物,通过参观这些遗迹和文物,人们可以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无畏和艰苦奋斗精神 。旧址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