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文化
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独特文化符号:玉米文化以“中国鲜食玉米大会”为核心,青冈连续5次承办全国性鲜食玉米行业盛会,现场展示鲜食玉米品种、加工产品与种植技术,彰显“东北优质鲜食玉米生产第一县”地位;麻纺文化通过金达集团“国家级绿色工厂”展现,厂区内设有汉麻产业展示区,直观呈现从汉麻种植到纺纱织布的全流程,其工业大麻纱产能占全球65%,成为“中国工业大麻产业示范县”的鲜活注脚。
三、历史人物与遗址
历史人物:英雄与产业领军者
1. 马玉祥(1931-2008):抗美援朝英雄
马玉祥是青冈县祯祥镇人,1947年参军,1950年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他冒着烈火冲进民房救出朝鲜儿童,这一事迹被作家魏巍收录于《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可爱的人”的典型代表。回国后,他淡泊名利,返乡参与建设,其革命精神通过纪念馆、宣讲活动代代传承,成为青冈红色文化的精神标杆。
2. 龙凤玉米产业团队
以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团队,深耕玉米深加工领域20余年,推动企业形成34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建成亚洲单厂规模最大的玉米淀粉深加工基地。团队攻克L乳酸、赤藓糖醇等高端产品技术难关,填补黑龙江省相关产业空白,产品远销欧美,带动全县玉米产业链价值提升,获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
3. 金达麻纺技术团队
金达集团技术团队专注汉麻纺丝技术研发,突破传统麻纺工艺瓶颈,研发出高支数汉麻纱线,使青冈汉麻纱产能占全国20%、全球65%。团队推动汉麻产业与时尚、医疗领域融合,开发汉麻服饰、医用敷料等产品,助力青冈获评“中国工业大麻产业示范县”,团队核心成员多次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历史遗址:古今文明的实物见证
1. 猛犸象化石遗址
主要分布于青冈县北部兴华镇、祯祥镇一带,1973年首次出土完整猛犸象化石,包括头骨、象牙、椎骨等,距今约1.2万年,现部分化石藏于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遗址为研究东北亚地区第四纪冰川期古生物演化、古气候变迁提供重要实物依据,已划定保护范围并设立标识牌。
2. 闯关东民俗遗址
位于德胜镇德胜村,留存多座清末民初闯关东时期的土坯房,保留“口袋房”“万字炕”“外屋地”等关东传统民居特征,屋内陈列犁杖、纺车、陶罐等传统农具与生活用品。遗址还原了闯关东先民开垦荒地、搭建房屋、耕作生活的场景,是研究东北移民文化与乡村发展的活态遗存,现已改造为德胜民俗文化村的核心展区。
3. 抗联三支队宿营遗址
位于县境北部柞岗镇山区,是东北抗联第三支队在1940-1941年开展游击战时的宿营遗址。遗址留存当年抗联战士挖掘的地窨子(地下掩体)、篝火遗迹与弹壳,周边山林中还发现战士们用于传递情报的树桩标记。经史料考证与文物修缮,遗址已成为抗联英雄纪念馆的户外展区,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重走抗联路”活动。
4. 青冈老城遗址
位于青冈镇老城区,现存清末民初时期的街道格局与部分商铺残垣,如“永和昌”杂货店、“同和兴”药铺等老字号遗址。遗址见证青冈设县后商业发展的早期历程,街道宽度、建筑间距仍保留当时风貌,现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保护性修缮,部分区域改造为“老城记忆”文化街区,展示青冈建城历史。
四、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体验
1. 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位于县城繁荣街南侧,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是黑龙江省首家以第四纪古生物为主题的县级博物馆。馆内分“远古家园”“猛犸传奇”“化石奥秘”三个展区,展出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古生物化石标本300余件,其中1973年出土的完整猛犸象化石骨架为镇馆之宝。通过3D投影还原猛犸象生活场景,设置“化石挖掘”互动体验区,适合亲子研学与古生物爱好者。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维护,参观需提前在青冈文旅相关平台预约。
2. 靖河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县城东部,总面积1275公顷,以靖河湿地为核心,涵盖沼泽、滩涂、林地等多种生态景观。园内修建6公里木质观景栈道,串联起观鸟台、芦苇荡、荷花池等景点,春季有白鹭、灰鹤等候鸟在此停歇,夏季芦苇繁茂、荷花盛开,秋季苇花纷飞,冬季则形成冰雪湿地景观。公园内设有生态科普馆,通过图文与标本展示湿地生态系统,是休闲漫步、摄影写生的理想去处,全年免费开放。
3. 马玉祥纪念馆
位于青冈镇富强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分“参军报国”“朝鲜战场”“返乡奉献”三个展厅。馆内陈列马玉祥生前使用的军大衣、军功章、书信等实物100余件,通过油画、场景复原再现“烈火救童”“战壕坚守”等经典场景。每周六下午举办“马玉祥事迹宣讲会”,由退休干部、教师讲述英雄故事,是中小学研学、党员教育的重要基地,参观需提前预约,免费开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