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时期:清末民初属黑龙江省,中东铁路修建后,与外界交流增多;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民众参与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为抗战提供物资支持;解放战争时期,逐步解放并恢复生产;1949年后,先后隶属黑河专区、大兴安岭特区,1970年正式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成为地区重要的农业和矿业县。
(二)文化特色
- 红色文化:载体为呼玛县抗日纪念馆(位于呼玛镇,展示当地民众与抗日联军共同抗日的历史史料、文物)、北疆乡抗联遗址(保留抗联战士驻扎、战斗的遗迹),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 少数民族文化:以鄂伦春族文化为核心,载体为白银纳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村、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每年春季举办,祭祀火神、跳民族舞蹈、展示狩猎技艺),传承了鄂伦春族的传统习俗与生活智慧。
- 黄金文化:载体为韩家园金矿遗址、呼玛博物馆黄金开采展区,呼玛县自清代起就是重要的黄金产地,黄金开采历史超过百年,形成了独特的黄金开采文化,见证了近代边疆开发史。
四、历史人物&遗址
(一)历史人物
- 李金镛:清代官员,曾负责漠河金矿开采事宜,途经呼玛县时,推动当地黄金开采业发展,规范开采秩序,改善矿工生活,其事迹在呼玛县黄金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 鄂伦春族猎手葛德胜:近代鄂伦春族知名猎手,曾带领族人在大兴安岭地区狩猎谋生,同时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为东北抗日联军传递情报、提供食物,是鄂伦春族抗日英雄的代表。
- 张闻天:曾在东北工作期间,到呼玛县调研边疆建设与民族工作,关注当地农业、矿业发展,为呼玛县早期发展规划提供了指导。
(二)遗址
- 鸥浦古驿站遗址:位于鸥浦乡,年代为清代,是墨尔根至漠河古驿道的重要驿站遗址,现存驿站房屋地基、马厩遗迹,见证了清代边疆交通与黄金运输的历史,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韩家园金矿遗址:位于韩家园镇,年代为清代至近代,保留有淘金坑、矿洞、商号遗址,是呼玛县黄金开采史的实物见证,现成为黄金文化旅游景点。
- 十八站遗址(呼玛段):位于县内北部,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是十八站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延伸部分,出土石器、动物化石,证明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 呼玛镇清代码头遗址:位于呼玛镇黑龙江畔,年代为清代,是当时黄金、粮食等物资的转运码头,现存码头石阶、货物堆放场地遗迹,反映了清代呼玛县的商贸繁荣。
五、必游景点
- 呼玛江畔公园(呼玛镇):位于黑龙江右岸,核心亮点为临江观景、休闲散步,可欣赏黑龙江两岸风光,夏季观江景落日,冬季看冰封江面;体验项目有沿江步道漫步、摄影采风;适合所有游客,尤其适合亲子、中老年群体休闲游玩。
- 白银纳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核心亮点为鄂伦春族传统民俗体验,保留“撮罗子”民居、民族服饰与手工艺;体验项目有入住撮罗子、学习桦皮制作、品尝手把肉、参与篝火晚会;适合文化体验爱好者、亲子家庭,夏季“古伦木沓节”期间游玩最佳。
- 韩家园金矿遗址(韩家园镇):核心亮点为黄金开采历史体验,保留淘金坑、矿洞遗迹;体验项目有模拟淘金、参观金矿遗址展览馆、了解黄金开采工艺;适合历史文化爱好者、研学群体。
- 鸥浦古驿站遗址(鸥浦乡):核心亮点为清代驿站文化,现存驿站遗迹;体验项目有参观遗址、了解古驿道历史、拍摄古风照片;适合历史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全年均可游览。
- 呼玛河漂流景区(金山乡):核心亮点为自然生态漂流,呼玛河水质清澈,两岸森林茂密;体验项目有夏季漂流、河畔垂钓、野餐露营;适合户外爱好者、年轻群体,6-8月游玩最佳。
六、民俗&美食
(一)民俗
- 节日:
- 古伦木沓节(春季,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传统节日,意为“祭祀火神”;习俗有祭祀火神仪式、民族歌舞表演(如“黑熊搏斗舞”)、赛马、射箭、品尝民族美食,男女老少身着传统服饰参与,传承民族文化。
- 黄金文化节(秋季,呼玛镇、韩家园镇):结合当地黄金开采历史举办;习俗有黄金开采技艺展示、淘金比赛、黄金文化展览、特色商品展销,吸引游客了解黄金文化。
- 开江节(春季,呼玛镇):庆祝黑龙江开江;习俗有开江祈福仪式、观开江景观、品尝开江鱼宴,当地民众与游客共同参与,祈求一年丰收平安。
- 日常习惯:
- 居住:汉族居民多居住保暖性好的平房或楼房,冬季室内设火墙、暖气;鄂伦春族传统民居“撮罗子”仅在民俗村保留,供游客体验,现多居住现代房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