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方面,徐州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徐州梆子、柳琴戏、苏北琴书等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与表演形式,展现了当地的语言特色与生活情趣。剪纸、面塑、泥人等民间工艺,传承了古老的手工技艺,蕴含着先民的审美智慧。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技艺、徐州香包制作技艺等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传承人培养、展示展演等形式得以延续。同时,徐州博物馆、汉文化景区等场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
四、政治与经济发展
作为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政治上,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牵头城市,推动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在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开展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近年来,徐州不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经济上,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走廊,形成了“3+14+N”特色产业体系,涵盖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徐州煤炭、电力资源丰富,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与循环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大关,连续多年位居苏北首位,在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交通优势是徐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铁路方面,京沪高铁、陇海高铁在此交汇,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等普速铁路贯穿全境,徐州东站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通达全国主要城市。公路方面,连霍高速、京沪高速、徐明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形成密集网络,国道104、206等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度位居全国前列。航运方面,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常年通航,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徐州港是全国重要的内河港口。航空方面,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及部分国际航线,构建了水陆空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此外,徐州高度重视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先后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国家级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同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对接与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县域风采与区域特色
(一)市辖区概况
1. 鼓楼区:位于徐州市区北半部,是徐州主城区之一,始建于1938年,原名徐州第一区,1955年因境内明代鼓楼更名为鼓楼区,行政辖区面积90平方公里(注:最新的以实际区划为准),下辖8个街道。作为老城区,鼓楼区承载着徐州的城市记忆,同时通过旧城改造与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出老城区的新生机。
2. 云龙区:徐州主城区之一,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辖9个街道办事处、3个管理处,以及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云龙区是徐州的政治、文化、商务中心,境内有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楚王陵等景点,淮海食品城汇聚各类特色美食,城市功能完善,发展活力充沛。
3.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部,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总面积6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1.37万人,设5个镇、5个街道及多个园区。贾汪区曾是重要的煤炭产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生态旅游,潘安湖湿地公园、大洞山风景区等成为热门景点,实现了从“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变。
4. 泉山区:位于徐州市西南部,中抱云龙湖、云龙山,淮海路、中山路横贯其中,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及多个园区。泉山区是徐州的商贸服务中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山水相依,生态环境优美,是宜居宜游的城市核心区。
5. 铜山区:环抱徐州市区,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北部与山东省为邻,南部与安徽省接壤,下辖多个街道与镇,以及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铜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拥有汉王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二)县与县级市概况
1. 丰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总面积14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12个镇及1个林场。丰县是着名的“中国苹果之乡”“中国白酥梨之乡”,农业特色鲜明,同时历史文化悠久,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境内有汉皇祖陵等景点,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2. 沛县:位于徐州市东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连接南北,下辖4个街道、13个镇及1个农场。沛县是“中国刘邦故里”“中国武术之乡”,汉文化资源丰富,同时煤炭资源充沛,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突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