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要浸泡十二小时再磨成浆,发酵两天多才上机器榨,新鲜的粉在热水里‘冒’十秒就熟,讲究得很。”
她顿了顿,眼里闪着亮光:“卤汁可是灵魂,得用猪骨、牛骨加三十多种香料熬煮两三天,密封发酵去苦味,才能让卤水‘挂’在粉上,就像咱们给报表做的精准批注。”
“那家‘崇善米粉’的锅烧肉是一绝,外皮酥得掉渣,瘦肉嫩得流油,配着熬了二十年的卤水,香得能把魂勾走。”
“行程第二天上午正好顺路,咱们可得赶早,不然排队能排到街尾,跟春运抢票似的热闹。”
柳梦璃抱着琵琶琴盒从设计部走来,檀木琴盒上的铜锁擦得锃亮,琴弦在盒内轻轻震颤,发出细若游丝的声响。
“我托音乐学院的老师找了《漓江谣》的古谱,”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琴盒,丝绒衬里上摆着泛黄的谱纸,角落画着小小的竹筏图案。
“据说遇龙河的撑筏人唱的山歌就是这个调子,五声羽调式,跟漓江的水流似的婉转。”
“到了那儿我弹曲子,邢洲你拍视频,保证比那些网红打卡点出片百倍,保管能刷爆朋友圈。”
弘俊则趴在一旁的速写本上勾勒峰峦,炭笔线条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在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总觉得缺点东西,”他皱着眉把画转过来,纸上的峰峦孤零零的,“光有山没有魂。”
夏至递过沐薇夏的地质志,指着石灰岩标本上的苔藓:“试试加层苔藓的质感,三亿年的时光,该有毛茸茸的温度,就像给石头披了件绿衣裳。”
暮色像融化的墨汁,顺着百叶窗的缝隙漫进办公室时,夏至抱着半摞资料回了家。
出租屋的书桌被铺成了立体的桂林:独秀峰三百零六级石阶的示意图上标着每级的特色,第五十二级的凹陷处用红笔打了圈。
漓江杨堤至九马画山段的水深标注细细密密,最深的地方标着“三丈二尺”;遇龙河竹筏的承重数据旁画着小小的笑脸,毓敏备注“最多坐两人,胖的自觉组队”。
美食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着“必吃”“可选”“排队两小时以上”,“崇善米粉”被圈了三个圈。
他点开手机里的AR导览,镜头对准墙面,靖江王府的明黄色承运门忽然“活”了,缓缓打开的门缝里透出虚拟的阳光。
讲解员正说着王府历经战火重建的往事,声音混着窗外的蝉鸣,竟有了几分穿越时空的恍惚,仿佛下一秒就能踏上王府的青石板路。
研墨时,松烟墨在端砚里慢慢化开,黑色的墨汁顺着砚台的纹路流淌,竟像沐薇夏标本里的石灰岩纹理,带着岁月沉淀的沟壑。
他提起兼毫笔,笔尖在宣纸上轻点,“桂林独秀峰源古”七个字便跃然纸上,墨色浓淡相宜,带着几分苍劲。
补完最后一个“画”字时,墨汁还未干透,眼皮已经重得像挂了铅块。伏在案上浅睡时,电脑屏幕还亮着,遇龙河的水流声从蓝牙耳机里淌出来,丝丝缕缕的,漫进了梦里。
梦里的天是浸了水的青,像被漓江的水染过似的,连空气都带着湿漉漉的凉意。
独秀峰的石阶泛着温润的湿光,每级都刻着不同的诗,从南朝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到唐代张固的“擎天一柱在南州”,笔墨在石面上流转,像活过来的精灵。
他数到第一百五十八级时,听见读书岩里传来沙沙的翻书声,比春蚕啃食桑叶更轻缓。
探头去看,穿青衫的人影正对着石刻临摹,狼毫笔在宣纸上游走,落下的笔墨竟化作漓江的水,顺着纸页的纹路流淌。
“这‘甲天下’三字,要蘸着晨露写才鲜活,”那人头也不抬地说,声音像被时光打磨过的玉石,温润又清亮。
“就像当年王正功设鹿鸣宴,要趁秋高气爽才有意境,看山要等云雾散场,急不得。”
待那人转头时,夏至的呼吸猛地顿住——那面容竟与父亲年轻时的照片一模一样,连眼角的笑意都分毫不差。
竹筏在水面上漂着,碧绿的江水像块巨大的翡翠,被筏子划开一道细碎的纹路。
撑筏人的斗笠上沾着金黄的桂花,每晃一下就有花瓣飘落,落在水面上打着转儿。
竹篙轻轻一点,筏子便撞碎了峰峦的倒影,波纹扩散开去,把青灰色的山影揉成了碎片。
霜降站在对岸的浅滩上,月白襦裙被风吹得猎猎响,发间的银簪映着阳光,像独秀峰尖尖的顶。
“快上来!”她笑着伸手,指尖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可当夏至伸手去握时,指尖却径直穿过了她的掌心。
原来那身影正渐渐化作石刻上的苔藓,在他触碰的瞬间簌簌落下,像时光的碎屑。
溶洞里的钟乳石垂得很低,像倒挂的冰柱,却带着石头的温润。水滴沿着石尖缓缓凝聚,终不堪重负地落下,在石笋上敲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宛如古老的时钟在幽幽计数时光。墨云疏穿着明黄色的官服,静静站在"三元及第"的匾额下,乌黑的头发挽成典雅的高髻,发间那支镶珠的发簪在昏暗中泛着柔光,竟让她有了几分王府格格的雍容气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诡玲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玲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