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篮中取出枝梅花递过来,“这是早梅,前日一场微霜后竟开了,倒应了‘桃瓣也需过冬绽’的道理 —— 就像你家那棵老杏树,历经百年霜雪,每年春天依旧开花结果,果子甜得能浸出蜜来。”
梅枝入手微凉,香气却顺着指尖往心口钻,竟驱散了些许寒意。夏至忽然想起柳梦璃前几日说的 “竹丝灯需封藏三月方得光华”,此刻才品出几分深意 —— 原是说苦难如封藏的灯油,熬过去方能见清辉,就像祖上栽下的杏树,熬过无数寒冬,才换来如今的枝繁叶茂,连树洞里都藏着几代人的暖意。
行至听雪轩外,远远便听见鈢堂先生的讲学声,混着零星的附和声从窗内透出来,像滴在玉盘上的露。韦斌正要推门,却被夏至拉住 —— 窗纸上映着两道交叠的影子,一道素白,一道青灰,正是霜降与鈢堂先生。
素白的影子微微前倾,想来是霜降正指着书笺,只听先生笑道:“‘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正如这早梅,不争春艳,却在霜中藏尽风华;也如夏家那株老杏树,百年风雨里,把根扎得深,深到能接住地下的暖,才守得住每年的花期。”
“先生是说,真正的心意从不在言语间,正如老树的根,看不见却最坚定?” 霜降的声音带着浅浅的疑惑,像石子投进春潭,漾开细碎的涟漪,“就像…… 就像杏树的芽苞,藏在寒枝里,却等着春天?”
“恰是如此。” 鈢堂先生的声音顿了顿,案上茶盏轻响,想来是刚抿了口茶,“前日见你案头有首《入秋望春冬》,那句‘何不亭下嗅梅香’,倒是悟透了其间真意。困境如寒雪,与其怨怼,不如寻些暖意自渡 —— 就像夏家先祖栽下杏树时,定也盼着后人能如杏树般坚韧,在霜雪里守得住初心。”
夏至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的梅枝险些滑落。他想起昨夜父亲掷在案头的《历代科举文选》,书页上的批注密密麻麻,是父亲年轻时的字迹;想起父亲指着族谱说的 “三代读书人的脸面”,语气重得像块铁。
忽然觉得自己像株被雪压弯的枝桠,只顾着抱怨严寒,却忘了老杏树百年不倒的道理 —— 祖上能在乱世中栽下杏树,在兵荒马乱里护着它开花结果,自己怎就不能在困境中守住初心,护着心里的那点 “春芽”?
“躲在这里做什么?难道要学缩头乌龟?” 毓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了他一跳。她手里捧着只食盒,藕荷色的裙裾上沾着几点梅渍,像落了片碎霞,“我娘新做的桂花糕,特意给霜降和你带的。糕上撒着金桂碎,是去年晒的,甜得很。我娘还说,你家老杏树的果子最甜,等明年结果了,要摘些来做果酱,装在青花瓷罐里,过年时给街坊们分着吃呢!再磨蹭,糕都凉透了!”
她话音未落,便一把推开了门。木门 “吱呀” 作响,像在诉说经年的故事。屋内的谈笑声戛然而止,霜降转过头来,眼底的惊讶像被风吹起的涟漪,随即又归于平静,只是握着茶盏的手指紧了紧,指节泛白 —— 她面前的案上,还放着张画着老杏树的素笺,枝桠间画着颗小小的芽苞,旁边写着 “待春” 二字,墨迹轻浅,像怕惊着这芽苞。
“鈢堂先生恕罪,我们是来送笔记的。” 韦斌连忙打圆场,将素笺递上去,眼神在夏至与霜降间打转,“夏兄担心笔记送晚,耽误讲学。”
鈢堂先生抚须朗笑:“来得正好!方才正与霜降品茗闲话,你们且坐。”他眼风掠过夏至手中的梅枝,“听闻夏大人禁了你的足?今日容你在此旁听,便当作‘亭下探梅’,正好体味你家老杏树的品格——那棵树是夏家的珍宝,比族谱还要珍贵。”
夏至在霜降斜对面坐下,案上放着本《文心雕龙》,扉页有淡淡兰香,像她素日熏衣的味道。
他偷偷瞥去,见书页空白处写有几行小字:“红杏待春,非畏寒雪,盖因时序自有定数,亦因根基深厚,能接得住地下的暖。” 墨迹尚新,末尾画了个小杏芽,芽尖嫩黄,与他院中那棵如出一辙。
正看得出神,忽觉桌下轻触,低头见是霜降的绣鞋尖儿,绣朵小杏花,沾点泥渍。她飞快收脚,耳尖通红,手指绞着绢帕——帕上绣株红杏,枝桠间藏个极小的“夏”字,是去年他替她描的花样,曾说绣成枕巾,“枕着杏花香睡觉,连梦都甜”。
“前日讲‘知音’篇,今日且说‘神思’。” 鈢堂先生声音拉回他思绪,砚台泛墨光,“所谓神思,便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纵使身困一室,心亦可游万仞。”
他顿了顿,望窗外枫香树,“就如这秋枫,看似凋零,实在地下积蓄力量,把养分藏进根里;也如夏家老杏树,冬日枯槁,根须却在土里默默生长,缠着地下的暖,待春风一吹,便满树芳华,花瓣带蜜香。”
霜降忽然起身,轻声道:“先生,学生有一物请品鉴。” 她从袖中取出素笺,指尖捏笺角,指腹浅红。笺上是那首《入秋望春冬》,字迹清隽,末尾多两句:“霜雪难埋尖芽志,春风终唤杏花开。” 右下角画株小杏树,芽苞旁落只小蝴蝶,翅膀浅蓝,像去年遇龙河畔品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诡玲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玲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