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啊,” 妇人用袖口抹了把眼角,继续往下说,“裴娘子红着眼圈求那三位侠客,说能不能顺路带她们去蜀地。村正看着珠儿可怜,一个小女娃跟着外人走终究不放心,便拉上村里最懂文墨的通文叔,让他一道跟着照应。算起来,这都走了五天光景了。”
凤鸣听到 “三位侠客也会法术” 时,心头一动,忍不住上前一步问道:“诸位可知道那三位侠客的姓氏名讳?”
旁边一个黑瘦的汉子挠了挠头,接口道:“我那天远远听着,那穿紫衣的娘子自称姓韩,名幼娘。至于那个年长些的先生,村正好像叫过他张先生,名字却没听清……” 他说着,转头看向周围的人,众人都你看我我看你,一脸茫然,显然都记不清了。
“我好像…… 有点印象。” 那妇人蹙着眉思索片刻,忽然开口,“那天我和妮子在里屋照看珠儿,隐约听见那张先生安慰裴娘子,说自己叫张天童。当时听得真真的,错不了。”
“张天童?!” 这话一出,凤鸣和凤锦都惊得差点叫出声来,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凤鸣定了定神,又追问道:“婶子确定,那位先生果真叫张天童?”
“错不了的。” 妇人肯定地点点头,“那会儿裴娘子受了惊吓,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是那张先生耐心劝了许久,我还听见裴娘子管他叫张叔叔呢。”
凤鸣和凤锦愈发疑惑,转头看向香菱,眼神里满是探询。香菱会意,轻声解释道:“那张先生是原州司马,先前曾来邠州办理公务,我家阿郎留他在刺史府住过些时日。此人见识不凡,常有奇妙见解,我家娘子那时常去请教,听他讲些各地趣闻。”
那妇人连同周遭一众人等,听得婢女说裴娘子原是刺史府的小姐,顿时个个惊得心头一震,脸上的神色都僵住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余下一片静默。彼此交递的眼神里,分明都藏着同一句话 —— 难怪这位裴娘子气度不凡,原来是刺史的千金,怪不得…… 怪不得有这般风华气度。先前那些隐约的猜测,此刻都化作了明晃晃的了然,混杂着几分敬畏,在人群里悄悄漾开。
原来还有这层渊源!凤鸣和凤锦这才恍然大悟,对视一眼后便不再多问,只又向妇人问道:“那他们要去蜀地何处?”
“珠儿她阿爷在西川镇守边关,” 妇人答道,“裴娘子说,她们就是要去那边找他。”
凤鸣四人从乡亲们口中探得裴婉君的消息,却终究晚了一步。裴婉君一行人已然离开五日之久,只留下些许足迹。
所幸得知她安然无恙,众人心中稍安。既然裴婉君与张天童带着珠儿也是前往益州,倒也算是殊途同归。
辞别潘家湾的乡亲后,凤鸣与凤锦翻身上马,李伍驾着马车,香菱安坐车内,一行人朝着兴元府方向进发。
山道蜿蜒,马蹄声碎,众人心中不约而同地期盼着:但愿能在途中与裴婉君重逢,惟愿她一路平安。
凤鸣与凤锦并辔而行,望着两旁苍翠青山,心中百感交集。既为裴婉君的下落牵肠挂肚,又为至今杳无音讯的师兄忧心如焚。微风掠过山岗,卷起几片落叶,更添几分愁绪。
她看着眼前的青山,两山间的盆地里一条小溪穿过山道的石拱桥向远方流去。恰在此时一行大雁鸣叫着从头顶飞过,她心中陡然思绪万千,不禁吟诵起来:
溪穿石拱自悠悠,雁阵空鸣越翠丘。
远道云雷翻墨海,此心长逐水东流。
山风轻拂,林间鸟鸣时断时续。凤锦忽然听见凤鸣低声吟诵着什么,那诗句婉转悠扬,却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惆怅。她虽不解诗中深意,但这些日子四处奔波寻找裴婉君,再加上对师兄的牵挂,让她对凤鸣此刻的心情感同身受。
"那张天童虽做过些错事,"凤锦轻声道,目光温柔而坚定,"但他能救下裴婉君,说明他心中侠义未泯。有他在,裴婉君定然安全。"她望向远处蜿蜒的山道,山雾缭绕间仿佛藏着无限可能,"至于师兄,以他的修为法力,定是被什么要事耽搁了。等我们到了益州,说不定他早已在那里等着我们呢。"
凤鸣闻言,转头看向凤锦,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嗯,但愿如此!"
四人继续前行,马蹄声在山谷间回荡。两日后,兴元府的城墙终于映入眼帘,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雄伟。城门处人来人往,喧嚣声远远传来。
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渐渐隐去。凤鸣四人正欲寻一处客栈落脚,行至一家名为"行家客栈"的门前时,忽闻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回首望去,只见一行五人策马而来,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
凤鸣与凤锦刚下马,正打量着客栈门楣,忽觉一道灼灼目光。那男子盯着二人看了片刻,突然面露喜色,翻身下马道:"这不是凤鸣和凤锦娘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人幽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人幽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