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2025年10月份产销快报分析(兼聊电池)
2025-11-02 19:19·为物不贰
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数据还没出来,先聊聊电池。
享界最近那次撞车事件可能给享界S9打了一个超级广告,从事件回放来看,确实享界S9可以说救了车主一命。
时速80公里的碰撞,人没事,坦克都未必能做到。
享界S9做到了。
一般的汽车测试都是按时速50公里的标准来做检验的,一开始也没搞懂,为啥只是时速50公里?
可能是两个原因:
1、一般事故车主都会有个刹车的动作,所以大多数的事故碰撞发生的时候,时速都已经降到50公里以下;
2、标准提高了,大部分车型可能技术和成本都做不到,所以时速50公里的碰撞测试是相对合理的。
那如果享界扛住了时速80公里,这就充分说明了这款车的安全性确实好,都不用宣传了。
另一个关键的点是电池,这个碰撞发生之后,燃油车估计也得冒点烟吧,很明显被撞的享界S9连冒烟的情况都没有。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联想到另一个情况:就是极狐为什么敢打出烧一赔一的广告?
当然,首先极狐是极少数零自燃的车企,虽然极狐汽车的保有量不算多,但极狐敢用这个来做他们的卖点,那肯定还是技术上确实过硬。
不然为啥现在只有极狐一家敢做这个保证?
其他车企没看到有跟进的。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最怕的一般就是电池着火。
那北汽电池方面的技术是不是确实有优势?
我们分析一下鸿蒙智行华为五界的电池具体是什么情况:
不是很看得懂,但鸿蒙智行在电池管理方面也基本是统一的,尚界的自主性多一些。
享界电池体系主要是巨鲸1.0+DriveONE 800V 平台,北汽负责车身一体化设计。
技术整合特点:北汽蓝谷负责电池包与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如13层安全防护结构),华为则主导智能热管理系统(TMS)和 BMS 算法,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协同。例如,享界 S9 的电池包通过热电分离设计,将热失控风险降低 90% 以上。
这安全性是不是主要体现在车身的一体化设计?
北汽不管怎么说也是生产了10多年的奔驰的,多少懂一点?
(查了一天,也没太搞懂,没办法,知道是安全。)
说说极狐的电池:极狐T1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和智界一样,也是中创新航,
极狐T1将上述电芯统一纳入 “极光电池” 技术体系,通过以下措施确保一致性:
统一认证标准:所有电芯需通过极狐的严苛测试,包括底部撞击(国标 2 倍)、直接火烧(国标 2 倍)、电池包挤压(国标 3 倍)等。
智能管理系统:无论采用哪家电芯,均由极狐自研的BMS系统进行精准调控,实现热失控防护、能量回收优化等功能。
安全承诺:极狐针对T1推出 “烧一赔一” 政策,并提供三电终身质保。
极狐T5和享界的要求应该和极狐T1一样,或者要求更高。
未来电池安全热管理系统方面的技术估计主要是车企负责,还有就是车身一体化的设计。
车企负责电池整体安全性的设计,电池厂负责续航提升、电池个体安全和代工。
所以都是宁德时代生产,但鸿蒙智行的电池和其他车企的电池不一样。
车身安全性和电池安全性都是车企的重要卖点,这也是北汽最重视的两个项目。
极狐这种碰撞测试去年就在做了。
北汽造车的技术底子确实不差的,今年下半年质变的应该就是营销和服务。
17:54,北汽蓝谷的产销快报按时披露了。
产销快报已经披露了,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汽蓝谷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极狐T1、极狐考拉都是,就是北汽株洲基地生产的。
但今天这个快报特别亮眼的是10月份的产量,辆。
我们知道北汽极狐是按订单生产的,极狐虽然10月份的销量也达到辆,但这部分销量大部分是极狐T1的,所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量达到辆,那这里面有多少享界?有多少极狐?
北汽蓝谷这个数据分析不出来,原来最担心的产能和交付问题,现在报这样的数据,却没有明细。
但总归是好事,因为除了S9T,还有一种可能是享界新S9的提前生产,11月上市,享界借鉴了上次享界S9T的经验,肯定是提前铺货的,按享界S9T铺货的力度,享界新S9估计不会比享界S9T的铺货量少,那估计就是1200-2000辆的规模。
享界S9T即使按360辆一天,10月也只能生产辆,而且10月还有一个国庆长假,你怎么解释,很过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特贝的炒股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马特贝的炒股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