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小战士,吃着吃着,忽然低下头,用袖子抹了抹眼睛。或许是想起了再也无法尝到这饼干滋味的战友,或许是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李云龙看到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走过去,拍了拍小战士的肩膀,声音放缓了些:“小鬼,哭啥?仗打完了,好日子在后头呢。吃饱了,有力气,回家好好建设咱们的新中国!”
小战士抬起头,眼圈红红的,用力地点了点头,努力想把眼泪憋回去,哑着嗓子说:“首长,俺没哭,俺是……俺是高兴!”
李云龙不再多说,又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环视着这些可爱的战士,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几次这样“高级”的饼干,他们经历了世界上最残酷的战斗,此刻却为一点小小的甜头而满足、而感伤。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分发饼干的过程,直到每个战士都分到了几块。然后,他对带队干部说:“抓紧时间休息,继续行军注意安全。一定要把同志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家!”
“是!请首长放心!”干部大声保证。
李云龙再次敬礼,转身回到吉普车上。车子重新发动,缓缓驶离。从后视镜里,他看到那支队伍全体起立,向着吉普车离开的方向长时间地敬礼。
车厢内一片沉默。王参谋推了推眼镜,轻声说:“李团长,您真是爱兵如子。”
李云龙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良久,才缓缓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王参谋和小高说:“什么爱兵如子……谈不上。这些战士,才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他们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停战?咱们这些当指挥员的,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决定,就让他们去冲锋、去牺牲……能让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少吃点苦,吃点好的,是咱们最起码该做的。”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这次出来,看得越多,越想得多。以前在老部队,总觉得打胜仗就行,别的没多想。现在看看,光是能打还不够啊。将来,咱们的国家强大了,咱们的军队强大了,一定得让当兵的吃得好、穿得暖、用最好的装备!不能再让战士们拿着劣势装备,靠血肉之躯去拼了……”
王参谋认真地听着,他能感受到这位以勇猛着称的将领内心深处那份沉重的责任感和悄然发生的变化。警卫员小高虽然依旧目视前方,但握着枪的手似乎更紧了些。
车子继续北行。越往北,道路状况稍好一些,遇到的朝鲜百姓也多了些。他们看到中国的军车,大多会停下脚步,默默地鞠躬行礼。一些孩子甚至会追着车子跑一段,嘴里喊着生硬却真诚的“谢谢”、“再见”。
傍晚时分,吉普车抵达了一个较大的志愿军后勤兵站。这里人声鼎沸,各种车辆、物资、人员汇集,显得异常忙碌。兵站设在一个相对完好的小镇上,但镇上的建筑也大多弹痕累累。王参谋需要在这里办理交接手续,并为吉普车补充燃料。
兵站负责人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校,姓刘,看起来十分干练。他显然提前接到了通知,热情地接待了李云龙一行。
“李团长,一路辛苦了!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条件简陋,您多包涵。今晚就在这里休息,明天一早再出发。”刘站长握着李云龙的手说。
李云龙对住宿条件毫不在意,战争年代风餐露宿惯了。他更关心的是兵站的运转和过往部队的情况。
“老刘,你这儿现在怎么样?过往的部队多吗?补给跟不跟得上?”
刘站长叹了口气,掏出烟袋递给李云龙,李云龙摆摆手,他便自己点上一锅,嘬了一口才说:“多,怎么不多?各部队都在陆续北撤集结。粮食、药品、被服都紧张。国内物资正在加紧往前运,但这路况……唉,好多桥都断了,只能靠人扛马驮,慢啊。天气又冷,不少伤员同志情况不太好。”
他指了指兵站里一排排临时搭建的棚屋:“那里都是等待后送的伤员。药品奇缺,尤其是消炎药和止痛药。医生护士们都快熬坏了。”
李云龙眉头紧锁:“没办法,仗刚打完,千头万绪。你们辛苦了,一定要想办法,尽量保障。”
“放心吧,李团长,只要有一口气在,绝不会亏了前线的英雄们!”刘站长斩钉截铁地说。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几人走出办公室,只见兵站入口处,一群刚刚抵达的伤员正被搀扶着或用担架抬进来。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缠着肮脏的绷带,面色苍白,有的在低声呻吟,有的则紧闭双眼,仿佛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医护人员和兵站的工作人员立刻忙碌起来,进行初步的分流和安置。
李云龙看到一个失去了一条腿的年轻战士,被卫生员从担架上扶下来,靠墙坐着。他茫然地看着周围忙碌的人群,眼神空洞,仿佛还没从巨大的创伤和战争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一个护士蹲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帮他调整着绷带,低声安慰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