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五年(公元506年,丙戌年)
春天,正月初一,也就是丁卯日,北魏的于皇后生了个儿子叫元昌,北魏就搞了个大赦天下的活动。
杨集义把北魏的关城给围了,刑峦派建武将军傅竖眼去收拾他,杨集义迎战,结果被傅竖眼打得大败。傅竖眼乘胜追击,壬申日,拿下了武兴,抓住了杨绍先,把他送到了洛阳。杨集起、杨集义撒丫子跑路了。于是这个国家就被灭了,北魏把这儿设为武兴镇,后来又改成东益州。
乙亥日,朝廷让之前的司徒谢朏当中书监和司徒。
冀州刺史桓和去攻打北魏的南青州,没打下来。
北魏秦州有个叫王法智的屠各人,召集了两千人,推举秦州主簿吕苟儿当头儿,还改了年号叫建明,设置了一堆官职,开始攻打附近的州郡。泾州有个叫陈瞻的老百姓也聚众称王,改年号为圣明。
己卯日,杨集起兄弟一起跑去投降北魏了。
甲申日,皇上封皇子萧纲为晋安王。
二月,丙辰日,北魏皇帝下诏,让王公大臣们有啥说啥,提提意见啥的。治书侍御史阳固就写了个表,说:“现在最该干的事儿,就是亲近皇室宗亲,好好处理各种政务,重视农业生产,别太把工商业当回事儿,别整那些虚无缥缈、钻牛角尖的理论,减少给和尚们那些没用的花销,好救救那些饥寒交迫的老百姓。”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北魏皇帝特别信任高肇,疏远皇室宗亲,还特别迷信佛教那一套,也不咋管政务,所以阳固就提到这些事儿。
戊午日,北魏派右卫将军元丽统领各路军队去讨伐吕苟儿。元丽是小新成的儿子。
乙丑日,徐州刺史历阳人昌义之跟北魏平南将军陈伯之在梁城干了一仗,昌义之输了。
将军萧昞带兵去攻打北魏的徐州,把淮阳给围了。
三月初一,也就是丙寅日,发生了日食。
己卯日,北魏荆州刺史赵怡、平南将军奚康生去救淮阳。
北魏咸阳王禧的儿子元翼,赶上大赦,就请求把他爹给葬了。他在北魏皇帝面前哭了好几次,求了又求,北魏皇帝就是不同意。癸未日,元翼和他弟弟元昌、元晔跑来投降咱梁朝了。皇上封元翼为咸阳王,元翼觉得元晔是嫡母李妃的儿子,就想把爵位让给元晔,皇上没答应。
辅国将军刘思效在胶水把北魏青州刺史元系给打败了。
临川王宏让吴兴的记室丘迟写封信给陈伯之,信里说:“我琢磨你当初离开梁朝投奔北魏,也没啥别的原因,就是自己心里没数,又听了外面的流言蜚语,稀里糊涂就走到这一步了。咱们皇上对人那是相当宽容,法外施恩,再大的错都能原谅。你看你家祖坟都好好的,亲戚们也都平平安安,房子也没塌,爱妾也还在呢。可你呢,就像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在飘动的帐幕上筑巢,这不是糊涂嘛!你赶紧好好想想,给自己找条好出路,多为自己积点福吧。”庚寅日,陈伯之就从寿阳梁城带着八千多人来投降了,北魏那边把他儿子陈虎牙给杀了。皇上下诏,又让陈伯之当西豫州刺史;还没去上任呢,又封他为通直散骑常侍。过了好久,陈伯之在家里去世了。
当初,北魏御史中尉甄琛上表说:“《周礼》里讲,山林川泽都设有虞、衡这样的官职,对这些地方有严格的禁令,就是为了按时取用,别过度破坏,所以虽然设了管理的官员,实际上是为老百姓守护这些资源。一家之主,肯定得好好养育子孙,天下的君主,也得好好照顾老百姓,哪有当父母的舍不得给孩子点醋酱,拥有天下万物却要独占一样东西的呢。现在朝廷把河东盐池管得死死的,自己收盐池的利润,这就好比光照顾嘴巴,不管身体其他地方了。皇上可是拥有整个天下,还怕没钱吗!我请求放开盐池的禁令,让老百姓也能从中获利。”录尚书事元勰和尚书邢峦上奏,说:“甄琛说的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真要实行起来,就有问题了。我们觉得,古代那些善于治理百姓的人,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来调整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收多少税,安排百姓劳作和休息,让他们能好好活下去。要是啥都不管,让老百姓自生自灭,那跟把万物当草狗有啥区别,还要君主干啥!所以圣人会收集山林川泽的物产,来减轻农田的赋税;收取关市的税收,来补充国家的储备。这样这边取一点,那边给一点,都不是为了自己,这就是利用天地的物产,来给天下百姓好处。现在盐池禁令已经实行很久了,积累起来的财富再分散开,能用来接济国家和军队,又不是专门为了给皇帝做饭、给后宫买衣服首饰啥的。既然获利不是为了自己,那对大家来说不都一样嘛。但是自从设了盐池禁令,有些官员太不靠谱,收和支的时候,有时候不按规矩来。这就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那些小商贩也在背后议论,这是用的时候没弄好,可不是定这个禁令本身有问题。要是一下子取消禁令,恐怕就违背了当初的本意。政策变来变去,像下棋一样,仔细讨论一下关键的道理,还是按原来的方式比较好。”但北魏皇帝最后还是听了甄琛的建议,夏天,四月乙未日,就把盐池的禁令给取消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