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魏宗室、外戚以及那些受宠掌权的大臣,都争着比谁更豪华奢侈。高阳王元雍,那富贵程度在全国都排第一,他家的宫室园林,跟皇宫的差不多,有六千个僮仆,五百个歌女。出门的时候,仪仗卫队把道路都堵住了,回家后,歌舞音乐日夜不停,吃一顿饭就得花好几万钱。李崇和元雍一样有钱,可他生性吝啬,曾经对人说:“高阳王吃一顿饭,够我花一千天的。”
河间王元琛,老是想跟元雍比富。他有十多匹骏马,马槽都是银子做的,窗户上,玉凤叼着铃铛,金龙吐着旌旗。他曾经宴请各位王爷,酒器有水精杯、玛瑙碗、赤玉酒壶,制作都特别精巧,都是中原地区没有的。他又展示了女乐、名马和各种奇珍异宝,还带着王爷们参观他家的仓库,里面的金钱、丝绸布匹,多得数都数不清。他回头对章武王元融说:“我不遗憾我没见过石崇,只遗憾石崇没见过我。”元融向来觉得自己很有钱,回去后又是惋惜又是叹气,躺在床上病了三天。京兆王元继听说后去看望他,问他:“你的钱财算起来不比他少啊,为啥这么羞愧羡慕呢?”元融说:“我之前以为只有高阳王比我富,没想到还有个河间王!”元继说:“你就像袁术在淮南,不知道世上还有个刘备啊!”元融这才笑着起身。
胡太后特别信佛,不停地修建寺庙,没完没了,还让各州都建五级佛塔,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各位王爷、权贵、宦官、羽林军也都在洛阳建寺庙,一个比一个建得华丽壮观。太后还经常举办斋会,施舍给僧人的财物动不动就数以万计,赏赐身边的人也没个节制,花的钱不计其数,可从来没给老百姓一点好处。国库渐渐空虚了,就开始削减百官的俸禄。任城王元澄上奏章,认为:“萧衍一直都有吞并我们的心思,我们应该趁着国家强盛,将士们愿意出力,早点谋划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些年以来,国家和百姓都很贫困,应该节省那些不必要的开支,来应对紧急的事务。”太后虽然没采纳他的建议,但一直对他很优待。
【内核解读】
这段记载生动勾勒出南朝梁与北魏在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百态,其中北魏的种种乱象尤为刺眼,几乎是王朝崩塌前的“预演”,可从三个维度展开评论:
制度崩坏:从“停年格”到阶级冲突
北魏的官僚体系在这一年显露出致命裂痕。张彝之子试图通过“铨削选格”打压武人,引发羽林、虎贲近千人暴动——他们火烧尚书省、殴打大臣、生食其子,而朝廷仅斩8人便草草大赦,甚至妥协“令武官得依资入选”。这种对暴力的纵容,本质是统治阶级对“秩序”的自我解构:当法律无法约束特权群体(哪怕是边缘化的武人),当官僚集团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政权的权威已荡然无存。
更荒唐的是崔亮推出的“停年格”——选拔官员不问贤愚,只看“停解月日”(任职年限)。这看似是对“论资排辈”的制度化,实则暴露了北魏选官制度的彻底失效:从察举制的“唯论章句”,到中正制的“空辩氏姓”,再到“停年格”的“执簿呼名”,选官标准一步步从“选才”堕落为“排资”。正如刘景安所言,这会让天下士子放弃“修厉名行”,而薛琡的质问更是尖锐:若只需按年限选官,“一吏足矣”,何需吏部尚书?这种制度性的“躺平”,直接导致官僚集团整体腐化,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伏笔。
统治阶层的堕落:奢靡与短视的狂欢
北魏胡太后主导下的统治阶层,正陷入一场“末日狂欢”。府库盈溢时,太后让王公贵族“负绢竞取”,尚书令李崇、章武王融因贪多摔倒;高阳王雍“一食直钱数万”,河间王琛以“银槽养马”“玉凤衔铃”炫富,甚至扬言“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这种极致奢靡的背后,是对民生的彻底漠视:太后“营建诸寺无复穷已”,令各州建五级浮图,却“未尝施惠及民”,甚至“减削百官禄力”填补亏空。
任城王澄曾警示“萧衍蓄窥觎之志”,建议“节省浮费以周急务”,却被束之高阁。统治阶层的短视在于:他们沉迷于宗教狂热(“数设斋会,施僧物动以万计”)与物质享乐,对潜在的外患(南朝梁的威胁)与内忧(民力疲弊)视而不见。正如历史反复证明的,当权力阶层将“搜刮与炫富”视为常态,将“民生与国防”抛诸脑后,王朝的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乱世伏笔:从个体觉醒到时代转折
这段记载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高欢的崛起。他目睹张彝之死后“倾赀结客”,坦言“宿卫焚大臣第,朝廷不问,财物岂可常守”——这不仅是一个底层小吏的觉醒,更是对北魏政权合法性的否定。高欢与司马子如、侯景等人的结交,恰是乱世中“草莽力量”集结的开端。后来正是这些人,成为北魏分裂、北齐建立的核心力量。
从宏观视角看,北魏的乱象是“汉化与鲜卑化冲突”的总爆发:张彝代表的汉化官僚试图压制鲜卑武人,胡太后的奢靡加速了矛盾激化,而“停年格”等制度则让整个统治体系失去自我更新能力。与之相对,南朝梁虽记载简略,但“上祀南郊”“大赦”等举动,显示其仍维持着基本的统治秩序。这种对比,也为后来南北朝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结语:天监十八年的北魏,就像一艘舱内起火却仍在狂欢的巨轮。统治阶层的短视、制度的崩坏、阶级的对立,共同将王朝推向深渊。而高欢的“倾赀结客”与侯景等人的集结,恰是这艘巨轮沉没前,来自底层的一声怒吼——历史的转折,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偶然的细节里。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