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庚子年)
春天,正月乙亥初一,改了年号,宣布大赦天下。
丙子日,发生了日食。
己卯日,任命临川王萧宏为太尉、扬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左仆射。王份是王奂的弟弟。
左军将军豫宁威伯冯道根去世了。这天正是上春祭祀祖先的时候,皇帝刚出宫,有关官员就把冯道根去世的消息奏报上来。皇帝就问中书舍人朱异:“这喜事和丧事赶在同一天了,现在还能去祭祀吗?”朱异回答说:“以前卫献公听说柳庄死了,都没脱下祭服就跑去了。冯道根虽说算不上是国家社稷的重臣,但也为朝廷出了不少力,去看望他,这是符合礼数的。”皇帝听了,马上就去了冯道根家,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高句丽的世子高安派使者来进贡。二月癸丑日,任命高安为宁东将军、高句丽王,还派使者江法盛去给高安送衣冠、佩剑等物。结果北魏光州的士兵在海上把江法盛抓住了,送到了洛阳。
北魏的太傅、侍中、清河文献王元怿,那长相和气质都没得说,胡太后居然强迫他跟自己发生关系。但元怿这人确实有才能,辅助处理政务的时候纠正了不少问题,做出很多有益的事。他喜欢文学,对有学问的人很有礼貌、很尊重,在当时威望很高。侍中、领军将军元义在门下省任职,还统领着禁卫军,仗着自己受宠,那叫一个骄横放肆,野心还特别大。元怿每次都依法制裁他,元义就因此记恨上了元怿。卫将军、仪同三司刘腾,权势大得朝堂内外都得听他的,吏部为了讨好刘腾,上奏要任用刘腾的弟弟当郡守,可他弟弟根本就不符合任职资格。元怿压下了这个奏章没往上呈,刘腾也对元怿心怀怨恨。龙骧府长史宋维,是宋弁的儿子,元怿推荐他当了通直郎,可这人轻浮没品行。元义答应给宋维荣华富贵,让他去告发司染都尉韩文殊父子阴谋造反,要拥立元怿当皇帝。元怿因此被囚禁起来,经过审查,没有发现造反的证据,这才被释放,按照规定宋维应该被反判诬告罪;但元义却对太后说:“现在要是杀了宋维,以后真有人造反,就没人敢告发了。”于是就把宋维贬为昌平郡的郡守。
元义担心元怿迟早会成为自己的大麻烦,就和刘腾密谋,指使负责皇帝饮食的中黄门胡定自己站出来说:“元怿给了我好处,让我给皇帝下毒,还说要是他能当上皇帝,就给我荣华富贵。”当时皇帝才十一岁,就相信了这话。秋天,七月丙子日,太后正在嘉福殿,还没到前殿,元义就带着皇帝来到显阳殿,刘腾则把永巷门给关上了,太后就出不来了。元怿进宫,在含章殿后面遇到了元义,元义大声呵斥,不让元怿进去,元怿说:“你这是要造反啊!”元义说:“我没造反,我是要抓造反的人!”然后命令宗室武士和值斋侍卫抓住元怿的衣袖,把他押进含章殿东省,派人看守起来。刘腾假传圣旨召集公卿大臣来商议,要定元怿大逆不道的罪。大家都害怕元义,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只有仆射新泰文贞公游肇大声说这样不行,始终都不签字。
元义、刘腾拿着公卿们的决议进宫上奏,很快就得到了皇帝批准,当天夜里就把元怿杀了。接着他们又假造太后的诏书,说太后自己有病,要把政权交还给皇帝。然后把太后囚禁在北宫的宣光殿,宫门白天黑夜都关着,里里外外都断绝了联系,刘腾自己拿着钥匙,皇帝都没办法去看望太后,只能让人给太后送饭。太后的饮食起居都受到影响,饥寒交迫,太后就叹息着说:“这真是养了只老虎,最后被老虎咬了,说的就是我啊!”元义又派中常侍酒泉人贾粲陪着皇帝读书,实际上是秘密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元义就和太师高阳王元雍等人一起辅佐朝政,皇帝还喊元义姨父。元义和刘腾一个在外面掌控局势,一个在宫里负责防范,两人互相配合,独揽大权。他们经常在宫中值班,一起决定刑罚和奖赏的事儿,不管大事小事,都由他俩拍板,那威风简直朝堂内外都知道,百官们都小心翼翼,不敢乱说乱动。朝廷内外听说元怿死了,都觉得特别丧气,有几百个少数民族的人甚至割脸表示哀悼。游肇因为这事又气又愁,最后去世了。
己卯日,长江、淮河、大海都涨水了。
辛卯日,北魏皇帝举行加冠礼,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正光。
北魏相州刺史中山文庄王元熙,是元英的儿子,他和弟弟给事黄门侍郎元略、司徒祭酒元纂,都和清河王元怿关系特别好。他们听说元怿死了,就在邺城起兵,还上表朝廷,说要杀了元义、刘腾,元纂逃到了邺城和元熙会合。过了十天,长史柳元章等人率领城里的人吵吵嚷嚷地冲进府里,杀了元熙的侍从,把元熙、元纂还有他们的几个儿子都抓起来,关在高楼上。八月甲寅日,元义派尚书左丞卢同到邺城,就在邺城的大街上把元熙和他的子弟们都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