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日,北魏任命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尔朱荣的儿子平昌公尔朱文殊、昌乐公尔朱文畅都晋爵为王,任命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元徽为司徒。
冬天,十月丁亥日,葛荣被押送到洛阳,北魏皇帝亲自到阊阖门接见,然后在闹市中将葛荣斩首。
梁武帝封北魏北海王元颢为魏王,派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带兵护送他回北方。丙申日,北魏任命太原王尔朱荣的世子尔朱菩提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丁酉日,把长乐等七个郡,每个郡一万户,加上之前的一共十万户,作为太原王尔朱荣的封国;戊戌日,又加封尔朱荣为太师;这些都是为了奖赏他擒获葛荣的功劳。
壬子日,北魏江阳武烈王元继去世。
北魏派征虏将军韩子熙去招降邢杲,邢杲假装投降,之后又反叛了。李叔仁在潍水攻打邢杲,失利后撤回。
北魏费穆突然来到荆州,曹义宗的军队战败,曹义宗被北魏俘虏,荆州之围这才解除。
元颢攻取了北魏的铚城并占据了它。
北魏行台尚书左仆射于晖等人率领几十万大军,在瑕丘攻打羊侃,徐纥担心事情办不成,就劝羊侃向梁朝请求援军,羊侃相信了他,徐纥就跑回梁朝。于晖等人把羊侃围了十几层,箭都射光了,梁朝的援军又没到。十一月癸亥日夜里,羊侃突围而出,边战边走,经过一天一夜才逃出北魏境内,到了渣口,这时还有一万多士兵,两千匹马。士兵们整夜都在悲伤地唱歌,羊侃就向大家道歉说:“你们都想家,按道理不能强迫你们跟着我,大家想去哪就去哪吧,我们就在这儿分别了。”于是大家都拜别离去。北魏又夺回了泰山。于晖是于劲的儿子。
戊寅日,北魏任命上党王元天穆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袭并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日,北魏下诏让于晖回师讨伐邢杲。
葛荣的余党韩楼又占据幽州造反,北方边境深受其害。尔朱荣任命抚军将军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韩楼害怕贺拔胜的威名,不敢向南出兵。
【内核解读】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下半年的北方,呈现出“一边平叛、一边分裂”的奇特景象。尔朱荣以七千精骑大破葛荣百万之众,创造了军事奇迹,却未能终结乱世;梁朝趁机扶持元颢北返,试图染指中原;而邢杲、万俟丑奴等新叛乱势力又接踵而起。这段历史证明:暴力可以平定一时的叛乱,却无法治愈一个王朝的沉疴,北魏的解体已进入不可逆的倒计时。
尔朱荣的军事神话:滏口之战的智慧与局限
尔朱荣平定葛荣的滏口之战,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面对葛荣“众号百万”的庞大军团,他以七千精骑完成突袭,其战术设计展现出超越时代的军事素养:
--心理战压制:利用葛荣“轻敌”的心态(葛荣令部下“俱办长绳,至则缚取”),通过“扬尘鼓噪”制造兵力假象,瓦解叛军心理防线;
--战术创新:针对骑兵近战特点,“勒军士赍袖棒一枚”,以棒代刀减少砍杀时间,提升冲锋效率,同时“不听斩级”(不追求斩首数),保证攻势的连贯性;
--精准打击:亲率主力“潜军山谷”,从叛军后方突破,实现“表里合击”,瞬间撕裂葛荣的“箕张”阵型。
更难得的是战后处置的“机速”:为避免降众“疑惧复聚”,尔朱荣下令“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其分散后再“分道押领”,既化解了百万降卒的隐患,又体现出对人心的洞察。这种“军事打击+政治安抚”的组合,让他一举平定冀、定、沧、瀛、殷五州,达到权力巅峰。
但这场胜利的局限性同样明显:尔朱荣的成功依赖个人军事才华,而非制度性优势。他虽“擢其渠帅,量才授任”,却未能建立有效的地方治理体系,为后续韩楼等“葛荣馀党”的复叛埋下伏笔。更关键的是,他始终以“边镇军阀”自居,未能融入洛阳的政治生态,其“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头衔,不过是暴力威慑下的权力符号。
新叛乱与旧分裂:北魏统治的全面失能
葛荣的覆灭并未带来和平,反而引发了更密集的叛乱浪潮,暴露了北魏统治的深层危机:
--邢杲起义:十万河北流民在青州举事,自称汉王,反映出“河阴之变”后底层民众对北魏的彻底绝望。李叔仁“失利而还”的战绩,证明北魏正规军已丧失战斗力;
--万俟丑奴称帝:这位胡琛旧部在关中“自称天子,置百官”,甚至截留波斯献狮改元“神兽”,公然挑战北魏皇权。关中的失控,标志着尔朱荣的影响力难以渗透到西北;
--羊侃南叛:泰山太守羊侃因“祖规尝为宋高祖祭酒”,本就“常有南归之志”,徐纥的游说只是导火索。他“斩魏使者不受”的决绝,以及与从兄羊敦的内斗,展现出地方豪强对北魏的离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