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四年(壬子年,公元532年)
春天,正月丙寅日,梁朝任命南平王萧伟为大司马,元法僧为太尉,袁昂为司空。
封西丰侯萧正德为临贺王。萧正德主动结交朱异,梁武帝封了昭明太子的几个儿子后,朱异进言说萧正德没有得到合适的职位,所以封他为王。
任命太子右卫率薛法护为司州牧,护送魏王元悦进入洛阳。
庚午日,立太子萧纲的长子萧大器为宣城王。
北魏高欢攻打邺城,他让人挖地道,在地道里立上柱子,然后烧掉柱子,致使城墙塌陷。壬午日,攻下邺城,擒获刘诞,任命杨愔为行台右丞。当时国家军事事务繁多,各种文书、檄文、政令,都出自杨愔和开府咨议参军崔凌之手。崔凌是崔逞的五世孙。
二月,任命太尉元法僧为东魏王,打算送他回北方,让兖州刺史羊侃担任军司马,和元法僧一起同行。
扬州刺史邵陵王萧纶派人到市场上,赊购了几百匹锦彩丝布,商人们都关上店铺不出门。少府丞何智通把这件事如实启奏给梁武帝。萧纶受到责备后回到王府,就派防阁戴子高等人在都城的街巷里用长矛刺杀何智通,矛尖从何智通后背穿出。何智通认出了戴子高,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车壁上写下“邵陵”二字,才断气,因此事情败露。庚戌日,萧纶获罪被免去官职,贬为平民,被锁在王府里,过了三十天,才去掉锁链。不久之后,又恢复了他的封爵。
辛亥日,北魏安定王追谥敬宗为武怀皇帝。甲子日,任命高欢为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三月丙寅日,任命高澄为骠骑大将军。丁丑日,安定王率领文武百官进入邺城居住。
尔朱兆和尔朱世隆等人互相猜忌,尔朱世隆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礼物劝说尔朱兆,想让他到洛阳来,一切都听他的,又请求节闵帝娶尔朱兆的女儿为皇后,尔朱兆这才高兴起来,并且和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重新立下誓约,再次变得亲密和睦。
斛斯椿私下对贺拔胜说:“天下人都痛恨尔朱氏,可我们还为他们效力,离灭亡没几天了,不如想办法除掉他们。”贺拔胜说:“尔朱天光和尔朱兆各占据一方,想把他们都除掉很难,如果除不尽,肯定会留下后患,怎么办呢?”斛斯椿说:“这很容易做到。”于是劝说尔朱世隆召回尔朱天光等人到洛阳,一起讨伐高欢。尔朱世隆多次征召尔朱天光,尔朱天光不来,尔朱世隆就让斛斯椿亲自去邀请他,说:“高欢叛乱,除了您没人能平定,您怎么能坐视宗族被消灭呢!”尔朱天光不得已,准备向东出发,他向雍州刺史贺拔岳询问计策,贺拔岳说:“您家占据着三个地方,兵马强盛,高欢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成为对手!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去了就没有不胜利的。但如果骨肉之间相互猜疑,那光想着保命都来不及,怎么能制服别人呢!依我看,您不如暂且镇守关中,稳固根本,再分别派遣精锐部队和其他军队会合,前进可以战胜敌人,后退也能保全自己。”尔朱天光没有听从。闰三月壬寅日,尔朱天光从长安出发,尔朱兆从晋阳出发,尔朱度律从洛阳出发,尔朱仲远从东郡出发,都在邺城会合,号称有二十万兵力,在洹水两岸驻扎,节闵帝任命长孙稚为大行台,总领指挥。
高欢命令吏部尚书封隆之守卫邺城,癸丑日,他亲自率军驻扎在紫陌,大都督高敖曹率领家乡的三千部曲王桃汤等人跟随。高欢说:“高都督率领的都是汉兵,恐怕不足以成事,我想拨一千多鲜卑兵和他们混合使用,怎么样?”高敖曹说:“我率领的这些人,已经训练很久了,之前多次战斗,不比鲜卑兵差。现在如果混合在一起,彼此感情不融洽,打了胜仗就争功,打败了就互相推诿责任,就不用再调配了。”
庚申日,尔朱兆率领三千轻骑兵趁夜袭击邺城,攻打西门,没能攻克,只好撤退。壬戌日,高欢的战马不到两千匹,步兵不到三万人,寡不敌众,于是在韩陵布置成圆阵,用牛驴连在一起堵塞住退路,这样将士们都有了决一死战的决心。尔朱兆远远地望见高欢,就指责他背叛自己,高欢说:“我们当初齐心协力,是为了共同辅佐皇室。现在天子在哪里呢?”尔朱兆说:“永安帝(敬宗)冤枉杀害天柱(尔朱荣),我是在报仇。”高欢说:“我过去亲耳听到天柱的阴谋,你当时就在门口站着,怎么能说他没谋反呢!况且是君主杀臣子,有什么仇可报的!今天我们恩义已绝!”于是双方开战。高欢率领中军,高敖曹率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率领右军。高欢作战不利,尔朱兆等人趁机进攻,高岳率领五百骑兵冲击尔朱兆的前锋,别将斛律敦收拢溃散的士兵跟在后面,高敖曹率领一千骑兵从栗园杀出,拦腰攻击,尔朱兆等人被打得大败,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在阵前投降了高欢。尔朱兆捶着胸口对慕容绍宗说:“没听您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他想率领轻骑兵往西逃跑,慕容绍宗掉转军旗,吹响号角,收拢溃散的士兵,组成军队离开了。尔朱兆退回晋阳,尔朱仲远逃奔东郡。尔朱彦伯听说尔朱度律等人战败,想亲自带兵守卫河桥,尔朱世隆不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