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丈土地,登记户籍,推行我邺城旧制。”
“首要之务,安定民心,恢复市集,平抑粮价。”
“臣,领命!”褚怀璧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知道,这将是比攻城,更难的一场硬仗。
“李农,董狰。”
“末将在!”两位武将,踏前一步。
“整合降卒,择优编入各军,不愿从军者,发放路费,遣散归田。”
“严明军纪,但有扰民者,无论出身,军法从事!”
“同时,加紧休整,补充兵员、器械,随时准备迎击北面之敌!”
“遵命!”
“卫铄,阴瑕,敖未。”
“臣在。”三人应声。
“清点府库,统筹所有钱粮物资,实行‘三马分肥’。”
“优先保障军需,其次民生,再次各项隐秘用度。”
“敖未,长江防线之稳固,水师之筹建,乃当务之急。”
“所需资源,可向卫铄、阴瑕直接申领,务必尽快形成战力!”
“是!”三人领命,深知肩上重担。
一条条命令清晰下达,如同给这台破损的都城战争机器,注入了新的指令和燃料。
效率之高,与东晋往日朝堂的拖沓扯皮,形成了鲜明对比。
将官们暗自心惊,这位“武悼天王”并非只知杀戮的武夫。
其冷静的头脑,以及高效的掌控力,令人畏惧。
最后,冉闵的目光,落在了那空悬的御座上,久久不语。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他的背影。
李农、董狰等将领,眼中闪烁着期待。
或许在他们看来,天王此刻正该坐上那位置,昭告天下。
褚怀璧、墨离等人则目光深邃,思考着那一步,背后的巨大意义与风险。
慕容昭轻轻抬眸,望着冉闵挺拔而孤寂的背影,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她能看到他肩甲上未擦净的血迹,也能感受到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汹涌的暗流。
终于,冉闵转过身,面对众人,他的手指向那御座,声音冷冽如冰。
“此座,象征着至高权柄,也凝聚着无数野心、阴谋与尸骨。”
“司马氏坐不稳,我冉闵,今日亦不坐。”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天命,不在区区一座宫城,一个座位。”
“天命在民心向背,在将士用命,在刀锋所指,无坚不摧!”
“今日我冉魏立足建康,非为享受这雕梁画栋。”
“而是以此为新起点,北驱胡虏,南定纷乱,重塑华夏!”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龙雀,刀锋指向殿外南方的天空。
“谢安携伪帝南逃,妄图延续晋祚。慕容恪陈兵江北,觊觎我江南膏腴之地。”
“苻坚王猛坐拥关陇,虎视中原。天下未靖,岂是安坐之时?!”
“传令三军,昭告天下:晋室已亡,冉魏当立!”
“凡愿效忠者,无论胡汉,唯才是举!凡负隅顽抗者,无论士庶,皆为我敌!”
“诺!”殿内所有冉魏臣属,包括那些新降的官员。
都被这股磅礴的气势所慑,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然而,在这看似众志成城的表象下,每个人心中,都转动着不同的念头。
将官们在思考着,如何在新的权力格局中立足。
武将们,摩拳擦掌,期待着下一场战斗。
文臣们则开始筹划,如何经营这来之不易的基业。
而冉闵,在发出这豪言壮语之后,内心深处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
他深知,踏出台城这座宫殿,他将面对的,是比攻城野战更加复杂的局面。
人心的离散,士族的敌视,资源的匮乏,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第二幕:流亡序
会稽郡,山阴县,临时征用的,一处昔日王氏别业。
这里远没有了,建康台城的恢弘气象。
但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依旧透着江南士族的精致与风雅。
只是此刻,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兰亭雅集的墨香,而是一种仓皇与压抑。
一间僻静的书房内,谢安独自一人,对着一盘残局。
棋盘上黑白子纠缠,局势混沌,一如当前天下大势。
他手指间,夹着一枚白子,久久未曾落下。
他身上的丞相袍服依旧整洁,但眉眼间的疲惫,却难以掩饰。
建康的陷落,王国宝的愚蠢叛乱,皇帝的癫狂失态……
最后时刻的决绝断后……,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输掉了国都,输掉了半壁江山,但他不认为,自己输掉了全部。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随即是低沉的禀报。
“丞相,琅琊王、会稽王及各宗室,已安顿妥当。”
“各地收到檄文的郡守,已有数人回信,表示愿奉行朝号令。”
“只是……粮草兵员,皆需时间筹措。”
谢安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早已预料到这种局面,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能在国破家亡之际,还有这些人响应,已是不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障不臣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障不臣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