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怀璧、墨离、李农、卫铄、慕容昭等核心成员皆在,气氛紧张而凝重。
“天王!”李农独臂按着刀柄,声音沉浑。
“南线已定,董狰、张断可速调主力回援!”
“北线压力太大,敖未水师损失过半,沿江多处据点,危在旦夕。”
“若慕容恪主力,成功渡江,建立稳固桥头堡,则建康危矣!”
“臣请命,率乞活天军剩余主力,即刻增援栖霞山!”
他的建议代表了,最直接的反应,集中所有力量,先确保北线不失。
然而,墨离那嘶哑的声音响起了,如同冷水浇入油锅。
“李将军稍安,南线虽定,然则人心未附,士族心怀叵测,山越其心难测。”
“若此时将董、张二位将军,及其精锐尽数北调,难保江南不会再生乱局。”
“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情况更糟。”
他转向冉闵,瓷质面具泛着冷光:“臣以为……”
“当务之急,并非将所有筹码,压向北线。”
“慕容恪势大,其渡江之势,恐难完全阻止,我军需做两手准备。”
“其一,”墨离的手指,指向舆图上,建康周边。
“命张断所部,留部分兵力,协同‘靖难军’稳固吴兴、震慑山越。”
“其主力铁林军,立刻北返,加强建康城直接防务。”
“董狰所部黑狼骑,机动性强,可令其不必返回建康。”
“而是沿江西进,游弋于采石、历阳一带江岸,寻找机会。”
“袭击燕军,后续渡江部队或粮道,牵制其兵力,减缓正面压力。”
“其二,”他手手指又指向江北,“慕容恪倾力南下,其后防空虚。”
“可命‘无相僧’、‘鬼车’加大活动力度,在江北散播谣言。”
“策动刘显等匈奴残部,再次起事,甚至……”
“可与关中苻坚方面进行有限度的接触,暗示其北上牵制慕容燕国的可能性。”
“其三,启用‘地藏’网络,不惜代价一切代价。”
“从荆襄、甚至通过海路,高价收购粮食、箭矢,补充消耗。”
墨离的策略,更加冷静,也更加狠辣。
他不是单纯地,增兵北线,而是试图通过,稳固后方……
侧翼牵制、背后捣乱、补充资源等多种方式,来平衡战局,
将一场看似必败的,正面防御战,拖入一场消耗战、混乱战。
褚怀璧沉吟道:“墨离先生之策,老成持重。”
“然则,北线压力,确实巨大。”
“若无一支援军,恐敖未将军和张断将军,留下的防线,难以久持。”
“是否可令苏冷弦、秃发叱奴所部的机动兵力。”
“放弃清剿,残余叛乱,立刻北上,增援沿江要隘?”
卫铄冷声道:“资源方面,抄没义兴周氏等叛乱家族所得,可暂解燃眉之急。
“但长期消耗,仍难以为继。”
“必须尽快打通太湖漕运,并加大与岭南士蕤的净盐贸易,换取粮食。”
慕容昭轻声道:“伤员数量激增,医官营药物紧缺。”
“尤其是金疮药,还有防治瘟疫的药材。需尽快补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复杂的局势、有限的资源和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冉闵面前。
冉闵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舆图,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个建议的利弊。
北线的惨烈,南线的血腥,资源的匮乏,人心的浮动……
千钧重担,系于他一身。
他深知,李农的策略风险巨大,可能导致后方不稳。
墨离的策略更为全面,但需要时间,而北线最缺的就是时间。
褚怀璧的折中方案,或许是可行的第一步。
片刻之后,冉闵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决断已下。
“准墨离所奏战略为总纲!”
“李农!”
“末将在!”
“命你即刻率领,乞活天军主力,增援栖霞山防线!务必守住!”
“告诉敖未,水师可酌情后撤休整,但岸防寸土不能让!”
“遵命!”
“传令张断!留五千‘靖难军’,及部分铁林军稳固吴兴。”
“其本人率铁林军主力一万,即刻北返,入驻建康城外大营,作为总预备队!”
“传令董狰!不必回建康,黑狼骑全部西进,沿江机动,寻机歼敌!”
“授予其,临机专断之权!”
“传令苏冷弦、秃发叱奴!放弃清剿,率领所有机动兵力。”
“立刻向石头城、白石垒方向集结,归敖未统一调度,加强沿江防御!”
“墨离!江北搅乱、关中接触之事,由你全权负责!”
“卫铄、褚怀璧!资源整合、后勤保障、民夫征调……”
“由你二人协同,务必维持,前线供应!
“慕容昭,医官营所需,列出清单,优先调配!”
“诸君!”冉闵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殿内。
“此乃存亡之战!望尔等戮力同心,各司其职,共渡难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障不臣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障不臣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