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观天下
关中,长安未央宫前殿,与江东建康的杀声震天、血腥弥漫不同。
这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带着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感。
炭盆中的银骨炭无声地燃烧,驱散了初冬的寒意,也映照着君臣二人沉静的面容。
秦王苻坚端坐于御榻之上,身着玄色常服,并未佩戴繁复的冕旒。
但眉宇间,那股日渐厚重的帝王威仪,已不容忽视。
他手中拿着一份,来自江东的详细谍报,目光沉凝。
在他的下首,丞相王猛正襟危坐。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
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直指事物本质。
他手中也有一份,同样的谍报。
但更多的注意力,则放在面前铺开的一张,巨大的天下舆图上。
“景略,”苻坚放下谍报,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丝感慨。
“江东消息,冉闵已破建康,谢安南窜会稽。”
“慕容恪挥师南下,强渡长江,如今与冉闵,在建康周边杀得难解难分。”
“这天下棋局,当真是瞬息万变。”
王猛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舆图上。
手指轻轻敲击着,关中与巴蜀交界的位置,声音平静无波。
“陛下,江东乱局,于我而言,非是危机,实乃天赐良机。”
“哦?”苻坚身体微微前倾,显出浓厚的兴趣,“景略详述之。”
王猛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请看,当今天下,四强并立。”
“冉魏据建康及部分江东,看似凶猛,然则内部江东士族反抗未平。”
“外患慕容恪已至,其势如烈火烹油,看似鼎盛,实则根基不稳。”
“双线作战,消耗巨大,已是强弩之末,难有作为。”
他的手指移到河北:“慕容燕国,慕容恪确为当世名将,其国势正盛。”
“然其倾举国之力南下,后方必然空虚。”
“且慕容俊猜忌,可足浑皇后弄权,国内并非铁板一块。”
“慕容恪若在江东速胜,则其势更难制。”
“若其与冉闵陷入僵持,乃至两败俱伤,则是我大秦之福。”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巴蜀之地。
“而此处,成汉李势,昏聩暴虐,民心尽失,内部腐朽已极。”
“其所谓‘甲兵’、‘财富’,不过是为我大秦,看守库藏罢了。”
“其国中,‘骨珠税’、‘血膏税’、‘香皮税’横行,民怨沸腾。”
“‘盐尸场’、‘人烛局’等人间地狱并存,天怒人怨。”
“将领如李权、霍彪之流,只知盘剥享乐,军纪败坏。”
“此真乃上天,赐予陛下的囊中之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愈发坚定:“臣之策,曰‘西和南攻’。”
“西和,即刻遣使前往建康,正式承认冉闵对江东的占领。”
“与其建立邦交,开放边境贸易,此举可稳住冉闵,使其无暇西顾。”
“甚至可令其感激,至少能让我大秦,在东线保持安宁,集中力量。”
“南攻,集中我大秦精锐,以邓羌、张蚝为将,杨安、吕光等为副。”
“大举出兵,以泰山压虎之势,攻伐巴蜀!”
“趁李势死后,权臣争位,政局不稳,一战而定!”
“吞并巴蜀,则我大秦拥有关中、陇右、巴蜀三大粮仓。”
“国力倍增,进可攻,退可守。”
“届时,无论东面是慕容氏胜还是冉闵存,我大秦皆可从容应对,稳坐钓鱼台!”
苻坚听着王猛条分缕析,眼中光芒,越来越亮。
他并非庸主,自然明白,王猛此策的高明之处。
避开中原和江东,那两个正在死磕的巨人。
攻击最虚弱、最富庶的成汉,这无疑是当前最明智、也是最有利的选择。
“只是……”苻坚略一沉吟,“慕容恪与冉闵,正在江东鏖战。”
“我军若此时南下,是否会引得他们罢兵,转而针对我大秦?”
王猛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冷峭。
“陛下多虑了,慕容恪与冉闵,已成不死不休之局。”
“慕容恪若回师,则冉闵必趁势反击,其南下之功尽弃。”
“而且背后空虚,恐为我或刘显所乘。”
“冉闵若罢兵,则慕容恪铁蹄,即刻踏平建康。”
“他们二人,谁也不敢先退,此乃阳谋。”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吞下蜀地。”
他补充道:“况且,臣已命人,散布流言。”
“称慕容恪有与成汉秘密结盟,共谋关中之意。”
“我军伐蜀,亦是自卫之举,名正言顺。”
苻坚抚掌大笑,声震殿梁:“善!大善!景略真乃朕之子房!此策深合朕意!”
他霍然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巴蜀之地。
仿佛已看到,大秦的旗帜,插遍那里的城头。
“传朕旨意!其一,即刻选派,能言善辩之士,携带国书重礼,出使建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障不臣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障不臣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