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执着于立刻消灭某个具体敌人,而是着眼于整个天下棋局。
力求将突如其来的变数,转化为对己方最有利的棋子。
慕容泓用冥羽扇掩住半面,低笑道:“大哥算无遗策。”
“不过,与冉闵那屠夫合作?想想便令人作呕。”
“还是让他和他的‘乞活军’,在江东自生自灭吧。”
阳骛则虑事更周:“大司马,与匈人接触,风险极大。”
“彼辈狼子野心,恐非财物与空言所能打动。”
“若其索要实际利益,如借道、索地,该当如何?”
慕容恪冷冷一笑:“虚与委蛇即可,可许以空头承诺。
“如共分关中后,以黄河为界之类的鬼话。”
“真要借道?绝无可能!至于索地……凉州以西,随便他画。”
“总之,核心便是,尽可能地将他们的贪婪和毁灭欲,引向苻秦!”
计议已定,慕容恪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立刻去办!”
“选派使者之事,由四弟和阳先生共同负责,人选要绝对可靠,机敏善辩。”
“军中动向调整,由封弈去安排。记住,此事需高度机密。”
“绝不可让苻坚和冉闵,察觉我等与匈人有所接触!”
第三幕:暗流涌
慕容恪的决策,如同在平静的河北,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奉命与匈人接触的使团,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迅速组建。
正使选择了慕容泓麾下,一位极其擅长伪装与言辞的“影羽卫”统领。
化名“贾仁”,身份设定为河北大豪商,常年往来西域,精通数种胡语。
副使则是阳骛的一位门客,熟知地理与军政。
使团携带了丰厚的礼物,包括来自辽东的珍贵人参、东海的明珠。
河北精工打造的宝刀、以及数十名精心挑选的美貌胡姬,以及大量丝绸。
他们的任务并非真心结盟,而是执行慕容恪的“祸水西引”之策。
与此同时,慕容恪以“加强河南防务,应对冉闵”为名。
对驻扎在并州、司州的燕军,进行了微妙的调动。
一些靠近,前秦河东地区的哨卡和营垒。
看似“无意”地后撤了数十里,留下了一些防御的“空隙”。
这种举动,很快就被双方的前线斥候察觉。
消息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入长安和……可能正在关注东线的匈人探子耳中。
在邺城内部,慕容恪也加强了,对来自西方情报的收集。
他动用了慕容泓掌握的“影羽卫”,以及属于皇室的“镜鉴台”等情报力量。
全力打探匈人的详细信息,其关注点与长安的“冰井台”类似。
但更侧重于阿提拉的性格喜好、其内部权力结构、以及其仆从军的组成与忠诚度。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慕容恪的盘算再精妙,也难免会引起一些波澜。
首先是来自,燕国皇帝慕容俊的疑虑。
慕容俊虽将军政大权委于慕容恪,但身为帝王,对兵权和外部威胁有着本能的敏感。
他在宫中召见了慕容恪,言语间透露出对西线变故的担忧。
以及……对慕容恪按兵不动、甚至可能与“胡虏”接触的些许不满。
“皇弟,西边来了恶客,朕心难安。苻坚若败,下一个是否就轮到我了?”
“我大燕兵强马壮,何不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与虎谋皮,恐非良策啊。”
慕容俊倚在软榻上,语气看似随意,目光却紧盯着慕容恪。
慕容恪心中了然,皇帝这是既怕匈人,又怕自己权力过大,尾大不掉。
他恭敬地行礼,从容应对:“陛下明鉴。非是臣畏战,实乃为国谋万全之策。”
“匈人势大,锐气正盛,我军若贸然西进,正撄其锋,胜败难料。”
“即便惨胜,亦必元气大伤,届时南有冉闵,东有高句丽,恐生不测。”
“今坐观秦人与匈人相斗,乃以逸待劳之上策。”
“至于接触胡虏,不过是行离间缓兵之计,虚与委蛇,绝无引狼入室之心。”
“臣之一片忠心,天地可鉴,皆是为了大燕江山永固,陛下安枕无忧。”
他一番陈词,有理有据,既表明了战略考量,又安抚了慕容俊的猜忌。
慕容俊见他说得诚恳,神色稍霁。
又叮嘱了几句“谨慎行事”、“不可授人以柄”,便让他退下了。
另一方面,慕容恪的异动,也引起了南面冉魏的警觉。
建康城中,冉闵与玄衍、墨离等人正在商谈。
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慕容恪在河北边界,“异常”调动的消息。
“慕容恪这厮,又在搞什么鬼?”冉闵皱着眉头。
“苻坚在西边打得火热,他不去趁火打劫,反而把靠近河东的兵往后撤?”
“”难道是怕了那匈人,想当缩头乌龟?”
玄衍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陛下,慕容恪非怯战之人,此举必有深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障不臣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障不臣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