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星的手指颤抖着在星图上划过,指尖轻触虚拟界面,将那些光点用淡金色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稀疏却意义重大的网络,线条交织成复杂的几何图案,"这些事件,它们的原始发送坐标,并非随机分布!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紧贴着这些天体——"
他的手指重点圈出了几类天体:黑洞(包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以及诸多恒星级黑洞,它们的引力井如深渊般吞噬光线)、中子星(尤其是那些高速旋转、辐射强大电磁波的脉冲星,其表面磁场扭曲着时空结构)、以及少数质量异常巨大的O型、B型蓝巨星(它们的高温核心释放出狂暴的能量洪流)。
"我们对比了这些发送事件的能量强度、信息复杂度和最终在目标区域产生的干扰效果,"陈星快速地调出对比数据图表,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柱状图,能量读数峰值在黑洞附近急剧飙升,"
于是发现了一个明确的正相关关系:距离这些大质量致密天体越近,发送出的高维信息就越‘强劲’、越‘清晰’,其产生的现实干涉效应也越明显!
例如,在脉冲星旁的事件,干扰强度是普通区域的百倍以上;反之,如果发送点附近只有普通的G型、K型恒星,其效果要差好几个数量级,信息几乎像被稀释在虚空中!"
王海峰猛地吸了一口气,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手指无意识地扶了扶镜框,仿佛在脑海中重构整个宇宙模型:"时空扭曲放大器!这些超大质量天体,其巨大的引力场扭曲了时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极其强大的‘透镜’和‘放大器’!
高维力量似乎也无法直接在我们这个维度的普通空间里高效地‘发声’,它们需要借助这些‘宇宙喇叭’来放大它们的‘信号’,就像声波在峡谷中回荡,被聚焦和增强!"他的声音带着顿悟的震撼,仿佛揭开了宇宙最深层的面纱。
这个发现如同闪电,瞬间照亮了许多谜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孔方佳恍然大悟,拳头下意识地握紧,"难怪‘净蚀者’的老巢要设在大犬座矮星系,那里虽然没有银河中心那么庞大的黑洞,但也存在数个恒星级黑洞和密集的中子星群!
难怪硅基文明在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活动最频繁,力量也最强大!因为它们更容易接收到被‘放大’后的高维信息,受到的‘赋能’也最强!"
李艳也立刻想到了关键点:"从基因和神经结构上看,硅基生命的思维模式可能更趋于‘线性’和‘逻辑化’,相比碳基生命复杂混沌的情感意识,它们的‘特征弦’可能更容易与这种被放大后的、带有强烈‘指令性’的高维信息产生共振!换句话说,它们天生就是更好的‘接收器’和‘执行体’!"
一切都解释得通了!高维力量并非全知全能,它们施加影响需要"渠道",需要"工具"。大质量天体是它们的"广播塔",硅基文明是它们偏好的"遥控傀儡",而碳基文明内部的某些易感个体,则成了它们试图"培育"的、更隐蔽的"内部代理人"。
"等等......"孔方佳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猛地投向大厅中央那个安静运转的"弦球之手"装置,一个惊人的、近乎叛逆的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脑中燃起。
"陈博士,对比一下我们‘弦球之手’进行干扰时产生的能量波动特征,与这些天然‘放大信号’的区别!"他急促地命令道,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陈星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执行。数据快速比对,结果很快呈现出来。
"元帅,有显着区别!"陈星指着频谱分析图,"天然放大信号,就像......就像粗暴的大功率全频道广播,覆盖范围广,能量强,但不够精细,指向性差,很多能量都浪费在无用空间了,而且容易产生干扰杂波。"
"而我们的‘弦球之手’,"他的语气带上了几分自豪,"产生的干扰波,虽然绝对能量强度远不如前者,但极其‘精准’和‘聚焦’!就像一把激光手术刀,能够精准地指向特定的一段信息、甚至是一个特定的‘特征弦’进行抵消或屏蔽,能量利用率极高,几乎不产生冗余扩散!"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王海峰、李艳,以及周围几位听到对话的研究员,都瞬间明白了孔方佳那个念头的含义,脸上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
"它们......它们只是占了维度的便宜,拥有了借用宇宙天然‘放大器’的权限?"李艳的声音带着颤抖,"但在技术的‘精巧’和‘精准’程度上,我们的‘弦球之手’......反而......反而走到了前面?"
"不是走到前面,是走上了另一条路!"孔方佳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但他迅速控制住了,眼神中燃烧着骇人的光芒,
"它们的力量如同洪荒巨流,依靠的是宇宙本身的伟力,磅礴但难以精细操控。而我们的技术,诞生于这个维度,源于我们对本维度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极致运用,虽然微小,却如绣花针般精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弦!正物质宇宙:跨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