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带领的团队,利用这段时间对"临界弦"振动特性的深入研究,呕心沥血地开发出了一种极其脆弱但功能性的新型探测器——"临界弦"共振探针。
这种探针虽然远无法像高维力量那样自如地操控"临界弦",但通过精密的调谐,可以在其稳定的振动上,极其勉强地"叠加"一个极其微弱的、特定模式的"印记"或"扰动"。
与此同时,"枢机"统领的强大计算团队,开始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数据库和算法库——"信息静止"场编码特征库及其对应的反制算法库。
他们试图从海量的模拟攻击模式中,归纳总结,寻找那种万能"钥匙"的通用规律和可能的破解模式。
这期间,孔方佳元帅多次亲自通过最高权限的物理接入端口进入零号空间,与核心研究团队进行深入的战略性探讨。
他那宏大的战略视角和对危机敏锐到可怕的直觉,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研究进程中可能存在的思维盲点和误区。
"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清晰,"孔方佳在一次关键性的研讨会上,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
"不要试图在短时间内完全复制甚至超越对方的技术体系,这不现实。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破解,是建立有效的防御屏障。
就像面对一把结构复杂无比的密码锁,我们不需要完全洞悉造锁匠的全部工艺和原理,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找到那根能够有效干扰其内部锁芯核心运动机制的‘铁丝’!"
在他高屋建瓴的指引下,研究团队果断调整了主攻方向,不再执着于追求完全理解"信息静止"场所蕴含的所有深奥物理奥秘,而是将全部精力和资源都集中起来,聚焦于寻找那个最关键的、在技术层面上能够被己方现有或可及手段干扰的"核心节点"。
终于,在经历了数百次令人沮丧的模拟失败和几十次在零号空间内进行的、风险系数极高的实境微型"信息静止"效应模拟测试后(每一次测试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原型防御装置——"谐波抵消器"。
该装置的核心由两个精密的子系统构成:
一个是高度敏感的"临界弦"波动接收/解析阵列,负责捕捉和瞬间解码来袭的"信息静止"场编码信号;
另一个则是同样精密、反应速度达到极限的"反灵弦"波形发生器。
当接收器捕捉到并确认了特定的攻击编码信号时,装置的超核心处理器会在皮秒(万亿分之一秒)级别内完成计算,生成完全对应的反相抵消编码,并立即通过那脆弱但关键的"临界弦"共振探针网络,将这种反相编码以特定的谐波形式,强行"写入"到装置周围区域的"临界弦"背景波动之中。
在零号空间进行的最终全要素验证实验中,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当模拟的、具有毁灭性效果的"信息静止"场波纹如同无形的死亡之网瞬间扩散开来时,"谐波抵消器"骤然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监测屏幕上,代表"信息静止"效应强度的能量曲线,在即将接触到作为标靶的精密仪器阵列之前,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干扰墙,出现了一阵剧烈而混乱的剧烈波动和尖峰,随即其能量强度如同被急速抽走般迅速衰减、弥散,最终未能对标靶区域造成任何可观测的影响!
而标靶区域部署的数十个高精度物理参数监测器,所有读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令人心安的稳定!
成功了!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弦!正物质宇宙:跨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