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擎大校站在主控台前,他比两年前显得更加消瘦,皮肤因缺乏日照而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厚厚的岩层,直视星空。
他面前的主屏幕上,显示着星系外围数个隐蔽监测站传回的实时数据。
屏幕一角,一个独立的窗口正播放着一段经过处理的、记录下红巨星最后时刻狂暴景象以及“归途之光”通道崩溃瞬间的影像资料。
这段影像,是基地所有成员心中永不磨灭的烙印,也是驱动他们活下去、坚持下去的动力。
“能量水平稳定,生命维持系统效率百分之九十二,地下生态农场第三季作物长势良好……”一名年轻的军官正在例行汇报基地状况,他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谨慎,也带着一丝希望。
周擎默默听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瞥向那个影像窗口。那一瞬间的毁灭与牺牲,至今仍让他午夜梦回时感到心悸。但他更清楚,他们能幸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近乎奇迹的概率事件。
当“深渊回响”计划启动,红巨星内部的能量谐振腔被引爆时,产生的能量洪流和时空扰动远超预期。
周擎在最后关头,下达了基地非核心人员提前疏散至“新岸”及附近其他预设殖民点的命令。
而他自己,则率领一支由最精锐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锚点小组”,坚守在红巨星轨道上的主控站,确保共振编码的精准注入,直到最后一刻。
就在主控站即将被恒星爆发的烈焰吞噬前几秒,他们启动了预先设置在站内、基于不成熟“临界弦”短距跳跃理论的原型逃生舱。
剧烈的能量风暴扭曲了空间,逃生舱并未按计划跳跃到安全的殖民点,而是被随机抛射到了数光年外,最终迫降在“新岸”行星,与主力疏散部队汇合。
近五千名“深渊远征军”成员,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了下来。他们失去了“彼岸”主基地,失去了绝大部分重型设备和能源储备,与银河系母文明的直接联系也彻底中断。
但他们保住了最宝贵的火种——知识、经验和不屈的意志。
“报告!”一名通讯军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打断了周擎的思绪,“大校!我们……我们接收到一个极其微弱的、来自银河系方向的定向量子密钥信号!加密方式……是‘昆仑之心’最高权限标识!”
控制室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与母文明重建联系,是他们这两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周擎的心脏猛地一跳,但他迅速压下激动,沉声道:“立刻进行解密验证!启动最高级别反侦察协议,确认信号源安全性!”
经过紧张的操作和验证,一段简短却蕴含巨大信息量的文字呈现在主屏幕上:
【‘归途’已断,‘新径’待辟。汝等存续,文明之幸。高维暂睦,然视线如炬。‘远航’重启,暗度陈仓。技术资料及初期支援将通过‘信使’协议分批送达。保持静默,积蓄力量。—— 孔】
信息虽短,却清晰地传达了银河系的现状、和平协议的真相以及未来的战略方向。
更重要的是,它确认了“深渊远征军”的幸存已被母文明知晓,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极其重要的使命——成为文明在仙女座星系的秘密研发前哨和战略备份。
周擎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眼眶的酸涩,转身面对控制室内所有屏息凝神望着他的官兵和科学家。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期待的脸庞。
“同志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的牺牲和坚守,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有了新的任务——在这里,在‘收割者’目光之外的仙女座,为我们的文明,点燃一团永不熄灭的、更强大的火焰!”
短暂的寂静后,控制室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低沉的欢呼和掌声。绝望的阴霾被希望的光芒驱散,生存的意义被重新赋予。
接下来的日子里,“新岸”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他们利用迫降时抢救出的部分设备和“新岸”行星的本土资源,迅速扩建地下基地,建立更完善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基础工业体系。
同时,他们开始焦急地等待母文明承诺的“信使”协议。
“信使”协议,是“昆仑之心”在李艳主导下,基于对“临界弦”和维度物理的更深层次理解,开发出的一种极其隐秘、几乎无法被侦测的跨河系信息与物资传输技术。它并非重新建立稳定的“归途之光”通道,那样能量波动太大,容易暴露。
其原理,是利用宇宙背景中无处不在的“临界弦”网络,将需要传输的信息或经过特殊处理的微观物资(如基因种子、纳米构造单元、数据晶体),
编码成极其复杂的“弦振动包”,通过精密的共振引导,使其沿着“临界弦”背景中自然存在的、极其微弱且瞬息万变的“涟漪”或“脉络”,进行超远程、无轨迹的“漂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弦!正物质宇宙:跨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