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生辰宴设在畅音阁,鎏金的宫灯从三层阁楼垂落,像串起的星辰,照亮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瑶珈坐在德妃身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李太医新制的解毒丹 —— 自桃花宴后,她养成了随身携带丹药的习惯,连指甲缝里都带着淡淡的艾草香。
“听说兰答应在景仁宫闹绝食,” 德妃的声音压得极低,象牙筷子夹起的燕窝在青玉碗里轻轻晃动,“纳兰明珠在刑部大牢里招了不少人,八阿哥府的门槛都快被禁军踏平了。”
瑶珈的目光扫过台下的空位 —— 那是八阿哥的席位,如今用块明黄色的锦缎盖着,像块突兀的伤疤。她忽然想起昨夜小石头送来的消息,八阿哥在禁足期间,仍用密信联系太医院的旧人,想在生辰宴上 “做点什么”。
“姐姐看今日的才艺表演,谁会拔得头筹?” 瑶珈的视线落在戏台两侧的乐师身上,其中一个拉二胡的老者,手指关节处有块明显的疤痕,与八阿哥府的账房先生极为相似。
德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轻嗤笑一声:“还能有谁?无非是兰答应的妹妹 —— 新封的菊答应,听说特意从江南请了戏班子,要演《长生殿》呢。”
正说着,菊答应已经踩着碎步走上台,一身水绿宫装,裙摆绣着繁复的缠枝莲,比戏台上的杨贵妃还要艳。她带来的戏班子确实有几分功底,《长生殿》的唱段婉转悠扬,赢得台下阵阵喝彩。康熙看得兴致勃勃,连饮了三杯酒。
瑶珈却注意到,拉二胡的老者在演奏到 “惊变” 一折时,琴弦的音调微微偏高,带着种不易察觉的尖锐 —— 这种音调长期听着,会让人头晕目眩,与迷迭香的效果异曲同工。她不动声色地对春桃使了个眼色,春桃立刻会意,借口添茶,悄悄走到乐师身边,“不小心” 将茶水洒在了二胡上。
老者的脸色瞬间沉了沉,却只能重新调弦,尖锐的音调消失了,换成了平和的韵律。
接下来的才艺表演乏善可陈。端嫔献上的书法,笔力软弱如风中的柳条;几位低位嫔妃的舞蹈,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连一向被视为才女的容贵人,弹的琵琶曲也错了三个音符,引得台下窃窃私语。
“该轮到婉嫔了。” 李德全的尖细嗓音响起时,瑶珈正望着窗外的月亮 —— 今日的月色格外圆,像块被擦亮的银盘。她深吸一口气,提着裙摆走上台,身上的素白宫装没有任何绣饰,在满堂华服中,竟有种洗尽铅华的清贵。
“臣妾不善歌舞,” 她对着康熙盈盈一拜,身后的宫女呈上一架古琴,琴身是朴素的桐木,没有任何雕花,“只想为皇上弹奏一曲《平沙落雁》,祝皇上福寿安康,祝大清国泰民安。”
台下顿时响起些细碎的议论 —— 这曲子太过常见,连刚入宫的答应都会弹,怎么配得上生辰宴的规格?菊答应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端起茶杯遮住了半张脸。
瑶珈却仿佛没听见,指尖轻轻落在琴弦上。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 那不是寻常的《平沙落雁》,她在传统曲调中加入了些西域的调子,苍凉中带着辽阔,像极了边关的风沙。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技法。左手按弦时,指尖在琴面上快速滑动,带出些细碎的颤音,像雁群振翅的声响;右手拨弦时,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若惊雷,仿佛能看见雁群在大漠中盘旋、俯冲、起落。
当弹到 “雁落平沙” 的高潮时,她忽然用指尖在琴身两侧轻轻敲击,发出 “咚咚” 的声响,像远处传来的鼓声,又像马蹄踏过戈壁的震颤。台下的完颜洪烈猛地挺直了脊梁 —— 这是关外的战鼓节奏,女儿竟将它融进了古琴曲里!
康熙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手指在膝头轻轻打着节拍。他仿佛看到了边关的落日,看到了将士们策马奔腾的身影,看到了炊烟袅袅的村庄 —— 这曲子里没有谄媚的祝寿,只有对家国的深情,对百姓的牵挂。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寂静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见。片刻后,康熙率先鼓起掌来,掌声像滚雷般传遍畅音阁:“好!弹得好!这才是我大清的曲子!”
完颜洪烈站起身,对着瑶珈深深一揖,老泪纵横 —— 女儿在这深宫之中,从未忘记过边关的风沙,从未忘记过完颜氏的家训。
德妃看着台上的瑶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她知道,这首曲子不仅惊艳了四座,更在康熙心中,为瑶珈镀上了一层家国大义的金光。
瑶珈刚走下台,就被菊答应拦住。她的水绿宫装被茶水溅了片污渍,显然是气得手滑:“妹妹这曲子倒是别致,只是不知师从何处?”
“家父教的。” 瑶珈的声音平静无波,“他说边关的风沙,比任何名师都能教人懂得什么是‘家国’。”
菊答应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悻悻地转身离去。瑶珈看着她的背影,忽然注意到她袖口沾着的墨渍,与八阿哥府账房先生常用的徽墨颜色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