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承乾宫时,小石头正蹲在廊下擦刀,刀鞘上的狼头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娘娘,” 他压低声音,“张厨子的妻子说,那艘漕运船的管事,是八阿哥府的远房表亲。”
瑶珈将银挖耳勺扔进妆匣,与 “仁恕” 玉佩撞出清脆的响。她忽然想起康熙扫落在地的奏折,八阿哥的人在前朝散布流言,四阿哥想借戍边扩张势力,而她的父亲,不过是枚被夹在中间的棋子。
“春桃,” 她忽然说,“给家父写信,让他在边关‘打场败仗’,退守嘉峪关。”
春桃的笔顿在纸上:“娘娘!这怎么行?打胜仗还要被参,打败仗岂不是更……”
“就是要让他们参,” 瑶珈的指尖划过舆图上的嘉峪关,“参得越凶,皇上就越会护着我们。”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告诉家父,守住漕运才是要紧事,别让八阿哥的人把粮草运给蒙古。”
三日后的早朝,完颜洪烈果然被参,康熙顺水推舟,罚他俸一年,退守嘉峪关。四阿哥的戍边请求被驳回,改任户部侍郎,专管漕运。八阿哥的人在朝堂上虽占了上风,却因查不到完颜家通敌的证据,成了强弩之末。
后宫的反应比前朝更微妙。德妃送来的点心换成了漕运沿线的特产,每样都贴着产地的标签;八阿哥府的旧人在御膳房摔了个碗,碎片上沾着的酒渍,与蒙古部落的马奶酒一个味道。
瑶珈坐在窗前,看着小石头送来的漕运账册,上面用红笔标注着 “八阿哥府的船只”,每艘船的载货量都比实际多了三成。她忽然明白,前朝与后宫从来都是根绳上的蚂蚱,前朝政局的每次变动,都会在后宫掀起风浪;而后宫的每次风吹草动,也会在前朝引起涟漪。
“刘嬷嬷,” 她将账册锁进紫檀木匣,“把那支银挖耳勺和‘仁恕’玉佩,都收进库房吧。”
夜色渐深,承乾宫的灯火次第熄灭。瑶珈知道,这场由前朝战事引发的风波,不过是后宫与前朝无数次交锋中的一次。她能做的,就是在这波诡云谲的棋局里,守住自己的位置,护住想护的人,让前朝的风浪,在后宫这块棋盘上,落得既不逾矩,又不失体面。
窗外的月光洒满庭院,照亮了廊下那把擦得锃亮的刀。瑶珈知道,只要前朝的争斗不停,后宫的风浪就不会止息。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用智慧和沉稳,在这前朝与后宫的夹缝中,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不辜负父亲的期望,更不辜负自己肩上的责任。
前朝与后宫,就像一枚铜钱的两面,看似分离,实则一体。瑶珈明白,只有看透这其中的联系,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让承乾宫在她的执掌下,成为这风雨飘摇中的一方安稳天地。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瑶珈知道,前朝的消息还会不断传来,后宫的风波也会接踵而至。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以更加从容、更加睿智的姿态,应对每一个挑战,在这前朝与后宫的交织中,走出属于婉妃的独特道路。
喜欢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