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套组合拳接踵而至:
首先,公司审计部门“恰好”对老陈负责的项目进行了全面审计,找出了一些流程上的“瑕疵”(这些瑕疵在公司普遍存在,但唯独对老陈上纲上线)。
接着,人力资源部门找老陈谈话,暗示他“主动辞职”对大家都好,否则可能会影响他的“职业声誉”甚至“退休待遇”。
同时,与危暐关系密切的客户开始向公司投诉老陈“技术落后”、“沟通不畅”。
更可怕的是,老陈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突然在学校里被一群小混混“莫名”殴打,虽然伤得不重,但对方丢下一句话:“让你爸识相点!”
老陈报警,警方受理了,但最终以“青少年寻衅滋事”结案,找不到主使者。老陈怀疑是危暐指使,但没有任何证据。
他去相关监管部门反映公司技术方案的安全隐患和危暐的打击报复,接待人员态度很好,记录很详细,但之后便石沉大海。后来他偶然得知,该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是危暐父亲的旧部。
他甚至试图联系媒体,但稿件要么被压下,要么被轻描淡写地处理成“企业内部劳资纠纷”。
那段时间,老陈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网。公司、客户、学校、警方、监管部门、媒体……每一个他寻求帮助的环节,似乎都悄然无声地对他关上了门,或者将他推向更深的绝望。他并没有遭受直接的肉体暴力,但这种利用体系资源进行的、全方位的孤立、污名化和压迫,让他精神濒临崩溃。
最终,在一个雨夜,老陈从公司顶楼一跃而下。留下的遗书上只有一句话:“我争不过了。”
事后,危暐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假惺惺地表示哀悼,并强调要“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他还“慷慨”地给老陈家属支付了一笔“抚恤金”,条件是家属签署保密协议,不再追究。
当时,曹荣荣、孙鹏飞、程俊杰等人都在场。他们内心充满了震惊、愤怒和恐惧,但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一句话。危暐用一种极其“合法”且“文明”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谋杀。他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与他作对,挑战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他所能调动的一整套资源和人脉网络。
【回忆结束】
安全屋内一片死寂。老陈的故事,比任何一次直接的殴打都更让人感到无力。它揭示了当暴力披上“规则”、“程序”的外衣,与体系内的某些环节形成共谋时,所能产生的毁灭性力量。
“我当时……偷偷给老陈的妻子塞过一个信封,里面有点钱。”程俊杰声音沙哑地说,这是他深藏心底的秘密,“但我没敢承认,怕被VCD知道。”
孙鹏飞苦笑:“我连这点都没做到……我只觉得,下一个可能就是我。”
曹荣荣闭上眼睛,老陈绝望的脸和她自己无数次感到无助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他不是在打人,他是在‘处理’人。用他和他父亲编织的那张网,‘处理’掉所有不听话、碍事的人。”
付书云突然幽幽地说:“所以,马刚选择用那种方式……因为他知道,走正常的渠道,可能永远也撼动不了这张网。”
这番话,让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思。马刚的偏激,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种体系性暴力绝望后的产物。
(四) 钥匙的线索:危暐的“杰作”
就在安全屋内被往事阴影笼罩时,沈舟那边终于取得了突破!
他尝试将录音笔背景音里的“滴答”声频谱进行分析,并与历史上记录的几种定时装置声音进行比对,发现与一种上世纪常用于矿山爆破的机械定时器声音高度吻合!
顺着这条线索,专项组秘密调阅了封存的、与危家有关联的旧案卷宗,特别是涉及矿难和爆破物的。终于,他们发现了一起被掩盖的旧案:八年前,邻省一个由危暐父亲战友儿子承包的小煤矿发生轻微“冒顶”事故,当时并未上报。但卷宗附件里有一份模糊的证人询问笔录,提到事故前曾听到“奇怪的钟表声”,但该证人不久后因“意外”车祸死亡。
沈舟将“冒顶事故”发生的日期,输入了“遗产”文件夹的密码验证框。
屏幕闪烁了一下,进度条开始读取!
密码正确!
“遗产”文件夹里,并非大家预想的更多受贿名单或交易记录,而是一份份精心整理的……“操作指南”和“问题解决方案”!
里面详细记录了危暐及其父亲,如何利用规则漏洞、人脉关系、媒体操控、司法干扰、甚至灰色手段,去“摆平”各类麻烦事的具体流程、关键联系人、话术模板以及“封口费”的标准!其中包括:
如何利用环保法规打压竞争对手;
如何操纵招投标流程确保内定企业中标;
如何利用网络水军制造舆论,颠倒黑白;
如何“指导”证人作伪证或改变证词;
如何与某些司法人员“沟通”,影响案件走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基因暗码:血色螺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