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
这个突兀出现的神秘代号,像一枚冰冷的针,刺破了因与“回声”建立脆弱合作而生出的些许乐观。它来自那个曾试图联系深海平台、加密等级极高的信号源,其意图不明,是友是敌,难以分辨。
“合作愉快…小心…‘织网者’…” 这段简短的信息,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察和警告,带着一丝玩弄猎物般的戏谑。
(一) “回声”的代价与“织网者”的阴影
沈舟团队对“回声”提供的第一批数据进行了验证。关于海底光缆数据流模式的分析资料价值极高,其深度和广度远超现有公开技术,立刻被移交相关科研和安保部门。然而,那部分关于“清道夫”的加密日志碎片,却如同被精心裁剪过,提供了几个“清道夫”早期使用的、现已废弃的通讯中转站位置,以及一些模糊的资金流向片段,指向几个早已被清算的空壳公司。线索有价值,但无法形成突破,更像是对合作诚意的“首付”,关键的“尾款”被牢牢攥在“回声”手中。
“它在控制信息释放的节奏,拿我们当枪使,又防着我们。”张帅帅语气不忿。
“更麻烦的是这个‘织网者’,”陶成文眉头紧锁,“它知道我们和‘回声’的接触,甚至可能一直在旁观。它是在警告我们?还是在警告‘回声’?或者…两者皆是?”
与此同时,之前被“棱镜”行动压制的网络骚扰,突然改变了模式。攻击不再集中于基金会和梁露,而是开始精准打击“星链”计划中那些刚刚崭露头角、公开支持反权力欺凌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代表。手段也更加卑劣,包括伪造黑料、挑动内部矛盾、甚至对其家人进行恐吓。这种打法,效率更高,造成的寒蝉效应也更显着。
“看,这就是‘织网’,”鲍玉佳指着最新的威胁评估报告,“不再正面强攻主干,而是 systematically(系统性地)剪除枝叶,让大树自行枯萎。这个‘织网者’,比‘园丁’更阴险,更懂得如何利用系统的弱点和社会心理。”
(二) 往事的烙印:集体记忆的“免疫系统”——老赵事件的再建构
面对“织网者”这种新型的、系统性的分化与压制策略,核心团队意识到,需要构建一种更强的集体心理“免疫系统”。他们再次回到银行大厅老赵事件的记忆现场,但这次的目的,是尝试共同构建一个“如果重来一次,我们可以怎么做”的集体叙事,以此凝聚共识,对抗分化。
【集体叙事构建 - “如果重来一次”】
陶成文(设定目标): “忘记我们已知的悲剧结局。现在,我们回到巴掌落下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基于现在的认知和勇气,在那一刻,能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 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为了定义我们现在该如何行动。”
鲍玉佳(率先发言,角色:当时的银行职员): “如果是我,在巴掌落下后的死寂中,我会立刻启动内部紧急报警铃(假设有),并且大声对身边的同事说:‘记录现场,保护证据!报警!’ 我会试图用明确的行动指令,打破那种茫然无措的集体呆滞。”
曹荣荣(角色:柜台后的新人): “我会立刻拿起柜台上的内部电话,直接接通行长办公室或安保部门负责人,用尽可能镇定的语气报告:‘贵宾区发生暴力事件,请求立即支援并报警。’ 即使害怕,也要履行岗位职责所赋予我的、最基本的报告义务。”
梁露(角色:在场的客户): “我会立刻拿出手机,开启录像,同时大声说:‘我已经录下来了!打人违法!’ 用记录和发声,制造不确定性,让施暴者有所顾忌。我也会同时对周围人说:‘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可以作证!’ 尝试激发集体的证言意识。”
孙鹏飞(角色:贵宾室门口的年轻职员): “我…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拉住我。我会立刻冲过去,挡在老赵和危暐之间,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我会对危暐说:‘VCD,冷静点,这里都是摄像头!’ 我要用我的身体和话语,制造一个短暂的缓冲,打断暴力的连续体。”
程俊杰(沉重地): “我…我不会再去拉鹏飞。我会和他一起站出去,或者,至少立刻转身去找在场的最高级别负责人,敦促他必须立即处理。”
魏超(角色:假设是后来赶到的安保负责人): “我会立刻隔离危暐和老赵,控制现场,确保不再发生二次伤害,并依据规定第一时间报警,坚决拒绝任何‘内部处理’的说情。同时安抚其他受惊客户,明确表示银行对此类事件零容忍。”
这个共同构建的“重演叙事”,虽然无法改变历史,却在每个人心中刻下了一个更清晰的行动模板。它强调了个体能动性、岗位职责、证据意识、集体作证和制度刚性在对抗瞬间暴力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反思,更是一次对抗“织网者”分化策略的精神演练和力量整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基因暗码:血色螺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