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容易将自己代入老赵的角色。一个勤勤恳恳工作、可能即将退休的老人,拿着不高的薪水,负责维护最基本的秩序,却无端遭受如此的羞辱和暴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赵虽经抢救暂时保住性命,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久后便郁郁而终)。这让他们感到一种切身的愤怒与无力。他们也更能理解,为何此事会激起了如此广泛的社会共鸣——因为它触碰了普通人关于安全、尊严和公平的底线恐惧。
梁露的(叙事锚定)视角:
她关注细节:鲍玉佳说话时微微颤抖但努力挺直的脊背;危暐脸上那混合着酒意和戾气的扭曲表情;老赵倒地时周围人群的惊呼与骚动;地上那一小滩刺目的血迹;以及事后,网络上最初试图歪曲事实(如抹黑老赵“态度恶劣”、鲍玉佳“别有用心”)的那些水军言论。她知道,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抗遗忘和篡改的武器。
陶成文/魏超的(全局影响)视角:
他们看到的是这个事件如何成为一个导火索,如何与后续揭露的“织网者”阴谋、“园丁”理论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最终汇聚成一场席卷社会的信任危机和秩序重构的巨大挑战。银行大厅,不再只是一个暴力事件的发生地,而是成了一个时代断层线的象征。
林奉超/付书云的(风险与后果)视角:
他们第一时间评估的是法律程序、舆论导向、受害者安抚、以及如何防止事件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他们清楚记得当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如何确保公正审判不受干扰?如何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如何应对危家残余势力可能进行的反扑?这个事件,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每一次个体罪恶的爆发,其涟漪效应会波及整个社会系统,需要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去修复(即使无法完全修复)。
马强的(意象捕捉)视角:
他的记忆不是线性的叙述,而是破碎的画面和强烈的感官印象:刺眼的银行灯光,扭曲的人脸,飞溅的红色,冰冷的恐惧,以及鲍玉佳站出去时,那一瞬间如同微弱但坚定的光。这种意象,后来反复出现在他早期的画作中,成为他艺术表达中关于“断裂”与“微光”的原始母题。
回忆的潮水在每个人心中涌过,带着各自的痛感、愤怒、分析和沉重。而当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眼前的危暐时,他仿佛也被这集体的“凝视”所灼伤,身体在轮椅里不安地扭动。
“我……”他张了张嘴,声音更加沙哑,“我当时……喝了酒……我……”他似乎想寻找借口,但在这么多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注视下,那些苍白的理由显得如此可笑。他最终颓然地垮下肩膀,那只完好的手死死攥住了轮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你知道老赵后来怎么样了吗?”孙鹏飞忍不住,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
危暐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又迅速黯淡下去,他低下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知道。”
“他的家人呢?”程俊杰追问。
危暐不再回答,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一种混合着羞耻、悔恨(或许有)、以及更多是自怜自弃的情绪,笼罩着他。他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映照出被特权腐蚀后空洞的灵魂,以及犯罪行为施加于作恶者自身的、缓慢而残酷的反噬。他失去了自由、健康、家庭庇护、社会身份,甚至失去了感受真实情绪的能力,活在一个由痛苦、麻木和怨恨构筑的牢笼里。法律惩罚了他,而生活本身,给了他更漫长的刑罚。
鲍玉佳看着他此刻的模样,心中百味杂陈。仇恨依然存在,但看着这个曾经嚣张不可一世的人,如今变成这般破碎的模样,一种更深沉的悲哀涌了上来。她站出来,不是为了看到这样的结局,但她站出来,是为了阻止更多类似的老赵和危暐出现。
“危暐,”鲍玉佳的声音依然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你的行为,毁了老赵和他的家庭,也毁了你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根毒刺,扎进了社会的信任里。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守护记忆、对抗篡改、教育下一代——就是在努力拔出这根毒刺,清理它留下的毒素。我们不想再看到第二个老赵,也不想再看到……第二个你。”
危暐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向鲍玉佳,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某种类似于“清醒”的痛苦,不再是麻木,不再是愤懑,而是一种直面自身罪恶所带来的、无法承受的重压。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化作两行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凹陷的脸颊。
这一刻,客厅里静得只剩下窗外榕树上知了的鸣叫,以及马强炭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他画的不再是窗外的树,而是轮椅上一个扭曲、破碎的人形影子,影子内部是空洞的,只有几道裂痕,以及从裂痕中渗出的、暗沉的色彩。
探访在一种极度压抑的氛围中结束。临走时,陶成文对危暐的母亲表示了简单的慰问,留下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老妇人千恩万谢,泪眼婆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基因暗码:血色螺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