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政策一出,他决心全家都转为城市户口。"什么?转城市户口?柱子,这户口转不转差别不大吧?我和你爸在一起生活,又有房子,何必浪费这笔钱?”
陈娟依然犹豫。
一个户口要15万,几乎相当于何大清半个多月的收入,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何裕柱无法直接告诉陈娟能预见的变化,毕竟他是穿越者,表现得太超前容易引起怀疑。
于是只好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家里不缺钱,以后也打算在城里生活,转成城市户口做事确实更方便。
饭桌上,何裕柱一家人围着八仙桌,大快朵颐地吃着闷肘子。
何大清好奇地问:“柱子,你是想让我们全家都迁成城市户口?”
“对,爸。
这事不费劲,要是真花钱,我来出。”
何裕柱无法详细解释,只能承担起责任。
何大清听了摇摇头,“柱子,你这话说得不对。
我还有钱呢,转个户口而已。
你和雨水的户口早就落在城里了,我和你陈姨转的话也就需要30万。
虽然不知道转户口有什么意义,但既然这是你的主意,我们就听你的。”
何裕柱考上清华大学,成为高才生,何大清对他的眼光和见解非常认可。
得知柱子的计划后,便直接同意了。
何大清这么一说,何裕柱终于松了口气。
要是他们执意不转户口,他也只能祝福,毕竟有些话不能全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何大清之前因为特殊情况不得不离开,但在为人处世上却很通达。
要知道,即使在现在,一些不合格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意见时也会很专横,只要和自己想法不同,就会强行压制孩子,似乎这样才能维护所谓的家长尊严。
放到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所以,尽管何裕柱考上了清华大学,提出的建议还能得到这样的认可,也足以证明何大清的明智。
听到何大清的话,陈娟自然没有异议。
她本就勤俭持家,觉得过日子能省则省,但没多想其他方面。
有丈夫这么一提醒,她也意识到,柱子不是普通孩子,还在鸿宾楼做过大厨。
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自豪。
听到这话,何裕柱立刻点头同意。"好,柱子,陈姨也支持你。
到时候户口的事情我去街道办处理。”
作为街道办委员,陈娟办理这类事务自然更方便。
这个问题就这么轻松解决了,何裕柱也没再多说什么。
一家人吃完晚饭,聊了聊近期的生活状况。"柱子,你上大学后接雨水会不方便?要是没时间的话,可以让陈姨帮忙。”
何大清看着儿子,担心他学业繁忙。"对啊柱子,我在街道办工作,不算太忙。
如果你学习压力大的话,我可以负责接送雨水。”
陈娟也说道。
何裕柱看了看雨水,他确实有时间,因为刚开学,主要是基础课程。
而且他有个逆天的学习系统,学习负担并不重。
不过这要看雨水的意思。
雨水听了,靠近何裕柱说:“哥如果有空,就让哥来接我吧。”
这孩子明显更亲近何裕柱,之前何大清的突然离开让她心里留下阴影。
加上何裕柱在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她更依赖哥哥。
何大清和陈娟见状也没强求:“那就麻烦你了,柱子。”
饭后,何裕柱带雨水回家,在院子里推车时,被正在中院的易忠嗨看到。"柱子,今天回来啦?这就走吗?不能在家多住几天?”
易忠嗨主动打招呼,何裕柱摇摇头:“不了,大爷,我还有别的事。”
说完便推车带雨水出门。
易忠嗨目光闪烁,但什么都没说,走到何家门口敲门。"大爷,您找我?”
开门的是陈娟,见到易忠嗨后说道:
“哦,是街道那边出了新户口政策,我想来了解一下情况……”
易忠嗨经过一番交谈后终于明白了,转户口的事跟他们这些城里人并无直接关联。
但他此行并非为此而来,“顺便问一下,你知道街道那边对五保户有什么政策吗?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这才是他的目的。
院里有陈娟这位街道办党委委员,他作为院子的大爷,办起事来应该会方便不少。
提到五保户,陈娟微微愣了一下,不明白易忠嗨为何突然问起。"没错,就是咱们院里的聋老太太,我想替她问问。
大家都知道她的背景,家里曾为国家作出过贡献,我觉得这样的老同志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易忠嗨在众人面前塑造了一个关于聋老太的家族长形象,并不断强化这一印象。
但陈娟刚来不久,对此并不了解。
何大清见状开口道:“老大爷,这事我媳妇可能不清楚,你不如直接去街道办咨询一下。”
易忠嗨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通过陈娟或许能直接解决问题,而让她去找街道办则意味着关系更疏远一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