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孙主任去取图纸的时间,两人也顺便叮嘱了柱子几句。
大概十分钟后。
几人仍在车间内等待。
孙胜利手里拿着几张图纸快步走来。"张工、梅工,请过目..."
展开图纸后,张学民和梅军仅看了一眼便微微皱眉。
不仅关键数据缺失,连车床的基本参数都没有明确标注,甚至连内部零件的连接关系也未标明。
显然对方已经做好了漫天要价的心理准备。
对此,两人只能摇头叹息,国家实力不足,这种无理要求短期内难以解决。
此时,两人的目光转向何裕柱,正打算询问他的看法时,却发现他正在图纸上比画着什么。
"柱子,有什么发现吗?"
换了其他人面对这样的机床图纸,根本不会有人提问。
虽然图纸不算复杂,但对于非九级工程师而言依然晦涩难懂。
而作为八级工程师的何裕柱,已具备一定的制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
当何裕柱仔细查看这些机床图纸时,脑海中迅速涌现出数种思路。
图纸上的数据和线路虽然模糊,且多为英文标注,但对何裕柱并无影响。
他的机械理论已达到很高水准,虽实践能力一般,但理论水平甚至相当于六级工程师。
加之他来自未来,眼界远超这个时代。
看到图纸时,何裕柱已经开始分析。
他比画的动作是在研究机床零件结构。
听到张为民和梅军的询问,何裕柱回过神来:“老师,这机床和我预想的差不多,零件断口整齐,负责冲压的部分磨损严重,这种情况不该发生,设计时会考虑这些问题。”
张为民和梅军听后眼前一亮。
他们本是受孙教授之托带何裕柱来帮忙,没指望他发现问题,最多回答些基础问题。
没想到何裕柱指出了关键问题,连他们都没注意到零件磨损情况。
柱子的能力果然如孙教授所说。
他们明白了为何孙教授看好这个学生。"柱子说得对,这是卖设备的人故意为之,不仅让机床提前报废,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两人一眼看出问题所在,目前只能接受损失,尽快修复机床恢复生产。
张为民和梅军两位五级工程师在了解问题所在后,着手修复受损的关键部件,凭借他们的机械功底,很快就让生产恢复正常。
尽管这种方法显得有些传统,但效果显着。
先前轧钢厂的九级工程师并非未曾尝试此法,只是以他们的能力,难以完全掌控这台外国淘汰的二手设备所蕴含的技术。
当张为民和梅军并未立即行动时,他们转向何裕柱问道:“柱子,若这事交给你,你会怎么处理?”
这是因为他们对何裕柱之前的表现印象深刻,想进一步挖掘他的潜力。
听罢此言,何裕柱稍作思考,在机床旁观察片刻后说道:“直接修理固然可行,但这只是暂时解决表面问题,根本隐患依旧存在。
上次的损坏已降低了设备的耐用性,不久后仍可能出问题。”
张为民和梅军对此早有考量,即便明白潜在风险,也只能先行操作,同时计划日后更换更先进的设备。"老师,我有个提议,目前轧钢厂多个车间的机床都面临类似问题,您可以先着手维修,我尝试设计一份新图纸,或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何裕柱心中已有初步构想,但还需通过实践逐步完善。
听到柱子的话,张为民和梅军面露敬意。
这项任务难度颇高,即便是他们这样的五级工程师也不敢保证一定成功。"柱子,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和老梅都会支持你。
不过你也得做好心理准备,即使最终未能如愿,这也是正常的。
年轻人有这份进取心就值得肯定。”
张为民不仅答应了,还对何裕柱进行了引导,强调设计图纸实际上是在重新构思机床结构,这种工作连七级工程师都不一定擅长。
他鼓励柱子大胆尝试的同时,也提醒他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影响心态。
针对此情况,何裕柱自然不会有异议,于是双方各自行动,同时推进。
张为民与梅军专注于车间内的机床修复工作,而何裕柱则手握图纸,仔细标记。
对此,孙胜利并未多加留意,两位五级工程师坐镇,机床修复工作进展顺利,何裕柱未直接参与,也无大碍。
七日时光转瞬即逝。
期间,张为民、梅军和何裕柱皆以车间为家。
李保国得知何裕柱在此有任务,特意送来餐食,这让张为民和梅军对何裕柱刮目相看。
毕竟李保国厨艺精湛,能成为他的徒弟,确实让人羡慕。
某日上午,车间作业结束。
张为民与梅军从第三车间走出时,孙胜利迎上前,满脸感激地邀请二人休息。
尽管作为工程师无需事必躬亲,但为了赶进度,张为民和梅军兼顾图纸与零件,仅一周时间便完成了第三台机床的修复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