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大清并不在意所谓的面子,他对这类事情本就不怎么上心。
这次捐款是因为易忠嗨发起的,他才象征性地捐了一毛钱。
贾张氏的话刚出口,他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是不是觉得他们家太富裕了?
何大清毫不客气,直接从贾张氏手里拿过那一毛钱,转身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贾张氏的表情瞬间凝固,嘴里嘟囔了几句。
她没想到何大清反应如此强烈,直接把钱收走,街坊邻居之间,难道连这点情面都不给吗?
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现在商品粮是按户口分配的,他们家只有一个城市户口,生活艰难,不得不精打细算。
而何大清一家全是城市户口,每月的定量粮食都吃不完,有能力的人当然应该多贡献一些。
贾张氏心里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何大清小题大做。
她提高嗓门说道:“你怎么能这样?捐出去的钱哪有拿回来的道理?我这么说有什么不对?一毛钱对你家来说算什么?整个院子里哪家比我们家更困难?”
贾张氏一开口就是老套路,诉苦。
过去几次捐款,因为易忠嗨的帮助,他们贾家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
之前几次因为何大清一家忙碌没参与,这次好不容易两人在家,贾张氏想多要点儿,这有什么错?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表情复杂,低声议论着。
普通工人们对于捐款多少有些顾虑,毕竟这个时代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谁家也不会随意挥霍。
在城里的工人阶级里,贾张氏一家的条件算不错。
尽管如此,若没有易忠嗨牵头,捐款活动未必总能顺利进行。
然而,何大清刚才的表现让众人感到震惊。
别看一毛钱不多,换成新币后依然挺值钱。
普通工人工资也就二三十块,还要养活全家,能存下钱不容易。
若家里有两个劳动力,生活会宽松许多,比如何大清,一人在工厂做厨师,另一人在街道办事处当委员,日子过得很自在。
但捐款这事可不同,嫌弃金额少,意思就变了。
察觉到周围人的异样目光,易忠嗨无奈的皱眉瞪了贾张氏一眼,像是对这个“猪队友”
感到失望。
他本以在四合院的威信,帮贾张氏发起捐款不算难事。
这对外说是帮助困难家庭,也有政策支持,但别人愿不愿意捐是个人自由,你去催促还嫌少,就显得不妥了。
于是易忠嗨急忙向贾东旭使眼色。
贾东旭立刻反应过来,和秦怀茹一起走到贾张氏面前拉住她。"妈,何叔是出于好意,您不能这样说。”
“对啊妈,钱多少都是心意。”
听儿子和儿媳劝说,贾张氏脸色微变,似乎有点尴尬。"现在反倒是你们来教训我了?”
贾张氏依旧不肯认错,何大清在一旁冷哼道:“你们家并不像表面那么困难,一毛钱都不愿出。
现在白面一斤才一毛六,一毛钱能买一斤粗粮。
照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让大家吃糠咽菜,把钱都给你们贾家享受?真是不知足!”
他的言辞毫不留情,引来街坊们的附和。
贾张氏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变得异样,脸色难看。
她并非后悔,而是意识到,若是继续这样,以后再想从大院募款会更难。
她正想软下态度时,何大清却不给她机会,直接走到易忠嗨面前。"老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才来参加这次大会。
今日之事,这是我最后一次为贾家出面。
若下次再因贾张氏的事叫我来开会,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何大清说完便转身,打算带陈娟回屋。
此时,刚从院外回来的何裕柱恰好目睹这一切。
听到何大清的话,又看到众人开会的情景,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于何大清的做法,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不错,这位便宜父亲还算明智。
之前饭后闲聊时,他也提到过这一点,何大清心里清楚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加上何裕柱的提醒,所以在面对这类事情时,处理得干净利落。
“柱子回来了!”
何大清一眼看见走进院子的何裕柱,陈娟也在旁边关切地问:“柱子这几天辛苦了吧。”
何大清和陈娟心里明白,这段时间何裕柱一直住在轧钢厂车间,没回过家。
虽然何大清每天都会带饭去照应他,但在工厂里总归不如家里自在。
今晚他们特意准备了丰富的食材,就想让柱子好好补补。
何裕柱点了点头,走到何大清和陈娟身旁,又瞥了一眼贾张氏的方向,低声对何大清说:“爸,这是捐款的事吗?”
何裕柱对捐款的事早有耳闻。
之前在车间时,何大清提过几句,加上他知道原剧的情况,所以对此并不陌生。
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大爷制度,但时代还短,易忠嗨在四合院里的影响力有限,不可能像原剧中那样偏袒贾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