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趁着这几回联系,尽量和这位未来的高级工程师建立更多关系,这对工厂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弊的。
谁能想到,仅仅是看了人家随手画出的一张图纸,就给轧钢厂带来了如此大的改变?
傍晚时分,在厂长等人的热情邀请下,何裕柱又一次在食堂享用了一顿特别的饭菜。
依旧是李保国掌勺,但这次,李保国在坐下用餐后,察觉到厂长等人的态度比上次更加热情。
结合近期工人们对车间设备更新的讨论,李保国心中已隐约猜到,柱子应该为轧钢厂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转眼半个月过去。
时间来到1955年5月底。
自从帮助轧钢厂改进车间设备后,何裕柱便每天都在清华大学忙碌地筹备毕业事宜。
他的情况已经符合毕业标准。
大学四年间,他发表了近百篇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论文,绝非那些随意拼凑的低质文章。
仅凭这些机械工业领域的论文,就让他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毕竟,作为最年轻的六级工程师,且师从着名教授孙先生,何裕柱自然备受关注。
至少,清华大学始终留意着他的动态。
校方甚至组织学生小组专门研究他发表的论文。
单这一点,就让许多在此授课的教师自愧不如。
然而,何裕柱当前的任务只是撰写一篇毕业论文,走完流程即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完全放松。
实际上,他除了准备毕业论文,还在等待304研究所的导师前来考核。
这一天,他将毕业论文的初步选题交给孙教授后,便骑车去接雨水,随后两人一同回到了南锣巷四合院。
三个月未归,何裕柱带着些许疲惫回到南锣巷90号四合院。
他一方面想探望父母何大清和陈娟,另一方面也想和父亲商量婚礼事宜。
自己的毕业时间定在六月中旬,研究院的考核也能顺利完成,因此决定将婚礼安排在六月二十日。
……
尽管时间已过半月,但南锣巷90号的话题焦点依然是何裕柱。
当初易忠嗨在工厂见到何裕柱被孙主任请去的情景,至今仍让他难以置信。
他起初怀疑是不是厂里弄错了,所以并未立即对外传播。
然而,随着何裕柱带领车间主任们在工厂内进行设备升级,易忠嗨彻底明白过来。
这些年来,柱子在外人眼中默默无闻,实际上却考入了清华大学,如今更成为了六级工程师!
不仅是易忠嗨,院子里的五级钳工刘海忠、放映员许大茂以及其他轧钢厂的工友也都得知了这一消息。
尤其是目睹厂长与车间主任陪同的何裕柱后,大家无不震惊。
柱子真的出息了!
此消息迅速传遍整个院子,成为热议话题。
老何家原本因何裕柱长期无音讯而少有人提及,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让老何家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
对此,何大清和陈娟表现得十分平静。
其实,在何裕柱接受孙主任邀请前,就已经提前告知父母此事,预计会引起轰动。
两口子跟柱子的想法一致,眼看就要毕业了,即便邻居们知道了上学的事情,也无伤大雅。
毕竟以后工作、结婚,不可能一辈子瞒着院子里的人,若真这么做,恐怕闲言碎语又会满天飞。
在这个时代,流言最是可怕,这种事还是避免的好。
当然,作为父母,这事被揭穿后,他们的脸上多少也能添些光彩。
想想看,何大清家三代都是雇农,到了他这一代,竟出了个清华大学的高才生,称得上是荣耀门楣。
因此,面对街坊邻居的议论,何大清夫妇表现得很坦然。
但这种事落在院子那几个势利之徒眼里,就让他们辗转难眠了。
傍晚六点多,何裕柱带着妹妹来到院门口。
他推着自行车走近时,正好碰到大门处的三大爷阎富贵。"嘿,柱子?你总算回来了!”
阎富贵见到柱子回来,激动不已,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三大爷,您先歇着。”
何裕柱点头致意。"你小子别这么说,我听说你现在在清华大学读书,还考上了工程师?厉害啊!之前一点消息都没透漏,要不是前几天老易他们在轧钢厂遇到你,我们还不知道呢!”
阎富贵的话让何裕柱笑了笑,“我在学校一心学习,这种事情没什么好宣扬的。”
考上清华居然不算值得宣扬?
这话若是出自许大茂之口,阎富贵肯定会翻白眼的。
普通人家的孩子考上清华,恨不得全村都知道,哪里像柱子这般低调。
不过,阎富贵和柱子交往多年,对他的性格也有几分了解,他说这样的话,恐怕是真的这么想的。
特别是……
阎富贵最近注意到贾张氏听说柱子考上清华并成为工程师后,脸色变化莫测,便善意提醒何裕柱:“柱子,考清华是好事,但见到贾家那位,还是别提这事,省得惹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