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他并未感到惊讶,毕竟如此重要的研究单位,即便部署一支专业队伍也不足为奇。"同志,请问您有何事?”
岗亭中的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推车而来的何裕柱,其中三人走出,目光紧锁于他身上。"您好,我是来报到入职的,我叫何裕柱,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
之前我的入职资格已经审核通过了。"
"何裕柱?清华机械系毕业的?"
听闻何裕柱的自我介绍,几位工作人员的表情放松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虽然清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并不算稀奇,毕竟304研究院是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之一,这里汇聚了不少来自名校的人才,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些专家也在此工作。
但真正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何裕柱的年龄。
以他的外貌和言谈举止来看,似乎刚从校园走出不久,顶多二十出头的年纪,竟然能够顺利通过研究院的严格筛选,这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何裕柱同志,请您稍等片刻,我去确认一下您的信息。”其中一位安保人员温和地说道。
这种事通常不会有人随便编造,若无问题,何裕柱很快将成为研究院的一员。
大家都清楚,这里的每位员工都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因此对来访者的态度普遍友善。
何裕柱点头回应,目送这位工作人员离开后,便开始环顾四周环境。
在安保岗亭内共有六名成员值守,而外围明显可见的执勤人员也有十余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几栋建筑的遮挡下,何裕柱还发现了两挺捷克式轻机枪。
这样的装备足以应对日常的安全需求,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在这个时代,四九城已不太可能遭遇大规模敌对行动。
即便出现局部动荡,仅凭这两挺机枪也能有效阻止任何潜在威胁。
不过,这也是因为何裕柱敏锐的洞察力,加上目前处于非警戒状态,安保人员对他并未设防,这才让他察觉到了这些细节。
然而,何裕柱也明白,眼前所见只是表面的一部分,304研究院的实际防御能力远超于此。
当然,何裕柱对具体情况并不打算深究,他来这里是为了工作和学习。
即便他是国术宗师,也不可能时刻保持紧张状态。
因此,这里的防范措施越严密,对他而言越有利。
大约过了十分钟,刚才去通报的保卫人员回来了,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女性。
这位女士穿着利落,尽管年事已高,但那张带着几分韵味的脸庞,仍能让人感受到她年轻时的美貌。
304研究院中很少见到女性同事,但何裕柱对她并不陌生。"张兰教授您好。”
何裕柱主动打招呼。
这位张兰教授正是上次带领团队到清华大学考核他的那位教授。
别看她是一名女性,她可是真正的**工程师,与孙教授同属一个级别。
她长期担任304研究院的研究主任,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孙教授更强。
不过,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工程师,很难从单一角度判断谁更强,因为每个人的领域不同,贡献也无法简单地用数据衡量。
总之,张兰教授在国内机械工程领域的地位不逊于孙教授,两人也是多年好友。
当初孙教授为帮助何裕柱联系304研究院时,就是找的这位老友。
当然,何裕柱能够顺利进入研究院并非靠关系,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
否则,即便有关系,这种地方也不是随便就能进的。"嗯,柱子,我正忙着手上的项目,差点忘了你今天要来。
走吧。”
张兰见到何裕柱后点点头,话语简洁明了。
何裕柱早已了解张兰教授的性格,知道她做事干脆利落,并非刻意冷漠。
于是,他点点头说:“让大家辛苦了,我先进去了。”
他对保卫人员礼貌的道谢后,便跟着张兰一起进入了304研究院。
对于柱子如此礼貌的表现,保卫科的人心中也颇为赞赏。
这位刚到的何裕柱同志,不论科研能力如何,为人行事都显得沉稳谦逊。
……
304研究院,1号研究大楼。
整个研究院由三栋研究大楼、两栋实验大楼和一栋办公大楼组成,占地约8000至平方米。
相比后来学校的规模,一个就可能达到平方米,但从304研究院的重要性来看,这样的占地面积已经很节省了。
然而,即便只有这六栋建筑,每天产生的资料价值之高,甚至可以影响国家未来的方向。
何裕柱跟随张兰走进了一号研究大楼。
在三栋研究大楼中,一号大楼是最早建成的,这里工作的也多是研究院资历最深的人。
何裕柱跟着张兰一路前行,不少正在大楼内工作的同事注意到张兰身后的他,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张兰教授在研究院内声名远扬,听说今天要来一位年轻人,似乎是跟着她做项目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半个导师了,大家自然感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