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振中的生机道
烟大的气功实验室里,三十名志愿者围成圈练习“荷式吐纳”。当众人的呼吸频率达到同步,中央的气机检测仪显示出惊人的波形——三十个人的气场融合成个巨大的能量环,环内的荷形光斑随呼吸明暗变化,与富春江、抚河、烟台海的实时水文数据形成三角共振。更神奇的是,实验室的古莲子突然提前发芽,芽尖的生长方向,始终指向能量环的中心,像受到无形的气机牵引。
“这就是‘集体气机共振’。”周教授调整着检测参数,“《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就是与天地共振的和谐气机。你们看这组对比图,志愿者集体练气时产生的次声波,能让实验室的蓝染布荷纹保持恒定的振动频率,这种频率恰好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这与胶东非遗医坊用蓝布治病的原理完全相同。”
沐荷将观星璧与玉牌分别放在能量环的两极,两物的星纹在气场中延伸出金色丝线,编织成个立体的“气网”,网上的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种生命状态:荷花的绽放、鱼群的洄游、人类的气血、星辰的运转。当临风用画笔描绘这张气网,画纸突然渗出靛蓝色的汁液,在纸上形成幅微型的“生命气机图”,与《气机秘录》的古图分毫不差,只是其中的“荷种”位置,多了个小小的“人”字。
玄真道长在实验室的留言簿上写下:“所谓气机,非风非气,是万物相通的能量;所谓共振,非声非波,是生命相认的密码。沐氏的荷脉,是接收天地之气的天线;临氏的画脉,是记录气机流动的笔——两者相和,便是‘天人合发’的真机。”
离开实验室时,沐荷发现那盆提前发芽的古莲子,根须在土里结成个“气”字,而临风画的“生命气机图”上,所有的能量线最终都汇入富春江的荷田,像天地间的所有气机,都在荷的脉络里找到了归宿。
暮色漫进实验室时,三十名志愿者的呼吸声渐渐合一,与仪器的蜂鸣声、窗外的风声、远处的海浪声交织成曲,曲谱的每个音符都对应着一个穴位的名称,连休止符的时长都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存在精确的比例。周教授说,这是“天地人三才共鸣”的乐章,早在几千年前,荷仙姑就在蓬莱的潮声里听过,沐静之在烟大的晨读声里接过,而现在,这乐章正通过他们的呼吸,往更辽阔的生机里延续。
所谓气机共振,原是如此——不是玄妙的气功,是生命与自然的能量对话;不是虚无的感应,是万物相连的实证。从富春江的荷到人体的经络,从崂山的吐纳到实验室的数据,人类从未停止寻找与天地共振的频率,而那些关于荷、关于笔、关于呼吸的传承,不过是在说一个最简单的真理:我们是天地的一部分,在呼吸间与万物相拥,在共振中与自然共生。
晨光漫进实验室时,第一缕阳光穿过能量环的中心,在地上投出个巨大的“和”字,笔画的边缘泛着荷香,像所有的气机都在这字里找到了平衡。沐荷望着临风画笔下流转的气脉,忽然明白,所谓“养生”,不过是让自己的呼吸跟上天地的节奏;所谓“传承”,不过是让这共振的乐章,在时光里永远奏响。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沐雨荷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