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投资的“荷韵声学实验室“,成功将荷声转化为建筑声学设计。荷兰的“荷韵剧院“采用荷叶形穹顶,混响时间与未时的荷池完全相同;叙利亚的“和平音乐厅“用荷秆纤维制作吸音板,能过滤掉所有不和谐的杂音。张磊在项目总结中说:“荷声教会我们,真正的和谐不是消除差异,是让每个声音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像荷池里的露珠与涟漪,各有各的韵,却能共成一曲。“
荷生在整理临风的手稿时,发现他曾设计过一套“荷韵记谱法“:用荷叶的不同形态记录音高,用露珠的数量标记节拍,用荷梗的弯曲度表示强弱。其中1981年6月22日未时记录的谱子,经还原竟是首二重奏——高音部是荷花绽放的自然声,低音部是临风用荷秆笛的伴奏,两个声部的交汇点,正好是沐荷出生的精确时刻,“是外公外婆,用荷声为新生命谱写的序曲。“
四、韵贯古今
霜降的“荷韵大典“上,诗滢轩的荷池成了天然的舞台。荷生带着111个孩子,用历代荷器演奏《荷韵天成》组曲:唐代荷管箫奏出云帆的星语,宋代荷纹琴弹出梦荷的期盼,1981年的荷秆笛吹着沐荷的童谣,而孩子们手中的新编荷形钟,钟声频率与“荷仙座“的脉冲频率完全同步。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富春江的水突然泛起涟漪,涟漪的纹路在月光下组成“荷韵天成“四个大字,与唐代《荷仙译语》的记载分毫不差。
“所谓荷韵,是让千年的声音在当下共鸣。“诗滢给孩子们讲述荷器的故事,指着明代断琴上的补痕说:“这里面有1981年的荷筋,有外公的手温,有外婆的期盼,所以弹出来的音,才会让千年前的陶片共鸣。“她的话音刚落,工坊里的宋代陶片突然发出轻响,声纹与断琴的余韵完美重叠,像古今的荷器在互相致意。
高瓴资本的“荷韵全球巡展“在纽约开幕,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件“时空荷瓶“——瓶身用唐代陶片、1981年的荷池淤泥、当代的航天材料混合烧制,瓶身上的荷纹从唐代的古朴,逐渐过渡到沐荷时代的灵动,再到现代的简约,却始终保持着同一种“荷韵常数“。张磊在开幕式上说:“这瓶里装的不是水,是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告诉我们何为'变',何为'不变'。“
大典的尾声,荷生将新制作的荷形长命锁,戴在刚满周岁的小孙女身上。锁上的荷纹融合了唐代的古朴、宋代的灵动、1981年的鲜活,锁芯里嵌着的星砂,与“荷仙座“最新发现的小行星成分完全相同。当孩子的笑声与荷池的共鸣声交织,荷生仿佛看见云帆与梦荷、沐荷与临风站在雾中微笑,他们手中的荷器发出微光,在晨雾里连成线,像荷韵在时光里,串起了无数个“此刻“。
夜深时,荷生在荷艺工坊的灯下,继续打磨那柄荷形木梳。梳齿划过木料的声响,与1981年临风刨木的声音在记忆里重叠,与唐代陶工制坯的节奏在时空中共鸣。她突然明白,所谓“荷韵天成“,从不是刻意追求的完美,是让每个时代的匠人,都带着敬畏之心倾听荷的低语,让手中的器物,成为自然与时光的笔——就像这把木梳,最终会带着她的温度,走进某个孩子的清晨,让荷的韵律,在日常生活里,继续流淌千年。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沐雨荷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