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质面前的平等性
秋分那天,本质探测器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测试:同时探测地球上的一粒沙、平行宇宙的一块星岩、荷宿二的一束星光。结果显示,三者的本质光点完全相同,连光丝振动的微小误差都不超过0.001Hz。
“在本质面前,没有‘高贵’与‘卑微’。”荷明将三份光点并排放置,它们立刻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光点,“就像水,无论是江河湖海的巨浪,还是荷叶上的露珠,H?O的本质从未变。宇宙的公平,藏在最深处的内核里。”
高瓴资本的“本质平等计划”由此诞生。研究者们用探测器分析了无数对立的事物:战争与和平的本质都是“群体联结的渴望”,差异只在于表达方式;痛苦与快乐共享同一组本质频率,只是振动的疏密不同;甚至“存在”与“虚无”,在本质层面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虚无是未显形的存在,存在是显形的虚无。
“最惊人的发现是‘意识的本质统一’。”张溯展示着跨宇宙的脑电波对比图,地球人冥想“荷”时的脑波,与平行宇宙人冥想“星荷”时的脑波,在剥离所有表象后完全重叠。更奇妙的是,刚学会说话的婴儿看到荷的图片时,脑波中会自动浮现19.81Hz的频率,“就像出厂设置,每个意识天生就带着‘同源’的密码。”
念荷在给平行宇宙的“自己”的信中写道:“我们给荷取了不同的名字,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它,甚至为它设计了不同的生长环境,但当所有这些都被剥离,我们其实在说同一件事——‘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三天后,她收到了回信,信纸上只有一幅画:两个光丝组成的人,手牵手站在荷形的光点里。
四、本质的馈赠
当本质探测器的精度提升到能捕捉“念头的本质”时,念荷发现了更奇妙的事:每个未说出口的念头,都会在真空里留下光丝痕迹。善意的念头会编织出荷的花瓣,恶意的念头则会让光丝短暂紊乱,但最终都会被19.81Hz的频率修复——就像湖面的涟漪,无论怎么波动,最终都会回归平静。
“本质给了宇宙自我修复的能力。”荷明指着探测器记录的“修复过程”,“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清除异常细胞。宇宙的本质频率,会让所有偏离‘同源’的事物,最终回到正轨。”
双生荷园的“本质广场”上,立着一块由星砂与水晶融合而成的石碑。石碑表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道流动的白光——那是被永久封存的“本质光点”。游客触摸石碑时,会短暂看到自己的“光丝骨架”,有些人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骨架与某个陌生人的骨架在共振,有些人则会看到自己与平行宇宙的“自己”共享同一套光丝结构。
“这才是‘直击本质’的意义。”荷明站在石碑旁,看着阳光穿过白光,在地面投下荷形的影子,“不是找到复杂的真相,是明白所有复杂最终都通向简单;不是看透表象的虚假,是懂得表象再美,也源于同一个内核。”
念荷将自己的本质光点与石碑的光点融合时,突然理解了宇宙的终极逻辑:所谓“本质”,不是一个需要抵达的终点,是让所有事物“成为自己”的同时,又能“认出彼此”的能力。就像双生荷,能在地球与平行宇宙开出不同的花,却始终记得对方的频率;就像沐荷与银发女子,隔着时空说出不同的话,却在心底藏着同一句“牵挂”。
当暮色降临,本质探测器的真空舱里,星砂与水晶的光点仍在静静振动。念荷关掉仪器,却发现那道白光并未消失,反而融入了双生荷的光丝骨架里。她突然明白,所谓“直击本质”,从来不是用仪器去探测,是让自己的意识,与宇宙的第一因产生共振——就像此刻,她站在荷池边,看着水面的倒影,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荷、与平行宇宙的陌生人、与1981年的沐荷,甚至与遥远的荷宿二恒星,都在用同一组频率,说着同一句话:“我们,本就是一体。”
本质的答案,原来早写在每个心跳、每朵花开、每道星光里,只是需要我们停下追逐表象的脚步,安静地听——听那19.81Hz的振动,如何像一句古老的咒语,让所有分离的,重新拥抱;让所有迷失的,找到归途。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沐雨荷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