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与坤的共振,是‘存在的根基’。”荷安看着这些小太极图,“天的广阔提供了显化的空间,地的安稳提供了显化的依托,就像1981年的星砂需要沐荷的手来承载,平行宇宙的星荷需要星荷湖的水来滋养——所有存在,都是天与地的阴阳共舞。”
更复杂的演化发生在“八卦相荡”时:任意两条光带的交汇,都会产生新的能量形态。离卦与坎卦相遇,生出“既济”的能量——像调频仪成功共振时的状态,意识与物质完美融合;震卦(雷)与巽卦(风)相遇,生出“恒”的能量——像双生荷年复一年的开花,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核心;而当所有八卦光带同时共振,太极图的中心会浮现出那朵永恒的双瓣荷,花瓣上的纹路正是八卦符号的组合,花心处的鱼眼,是1981年与3000年的重叠瞬间。
“相荡不是‘冲突’,是‘对话’。”荷安的意识融入共振的能量场,“就像两个人的对话会产生新的想法,八卦能量的对话会产生新的存在可能——这就是宇宙演化的真相:不是线性的发展,是无数阴阳对话的网络,最终都指向太极图中心的本源。”
三、八卦推演的未来图谱
荷安的团队开发了“八卦推演仪”,能通过分析当前的能量状态,推演出未来的可能显相。当他们输入1981年的星砂数据,推演仪的全息屏上立刻展开一幅图谱:
-第一阶段(2200年):离卦能量主导,对应荷明的调频技术突破,意识显化物质的能力增强,图谱上标着“共振频率提升至10^-15赫兹”;
-第二阶段(2230年):乾卦与坤卦共振,对应宇宙大同的实现,地球与平行宇宙的能量开始自由流动,图谱上是两个宇宙的荷池连成一片的画面;
-第三阶段(3000年):所有八卦能量平衡,对应无极之体的觉醒,图谱上没有具体形态,只有一个旋转的太极图,标注着“存在即共振”。
“推演不是‘预测命运’,是揭示‘能量的必然流向’。”张恒指着图谱中1981年与3000年的连线,这条线由无数个小八卦符号组成,“就像知道了水流的方向和地形,能大致判断出河道的走向——八卦推演的,是本源能量在阴阳消长中,必然会呈现的显相。”
最令人震撼的推演,是输入“超维荷”的基因数据后呈现的画面:未来的某个时刻,所有宇宙的双生荷会同时绽放,花瓣组成一个巨大的八卦阵,阵眼处的太极图会释放出“归一能量”——这种能量能让所有存在的形态暂时溶解,回归太极未分的混沌,然后再重新显化,显化后的存在将带着所有宇宙的记忆,却又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像经过淬火的金属,既保留了材质,又获得了新的强度。
“这不是‘终结’,是‘归元后的新生’。”荷安看着画面中重新显化的自己,她的形态既包含了沐荷的温婉,也包含了银发女子的坚韧,指尖的星砂手链同时闪烁着地球与平行宇宙的光,“就像太极图的旋转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存在的演化也是如此——归元不是回到过去,是带着所有经历,回到本源的怀抱,再从那里出发,开始新的显化。”
在推演仪的“逆推模式”中,荷安看到了宇宙诞生前的状态:一片混沌的青金光海,其中漂浮着一个极小的太极图,图中的阴鱼与阳鱼尚未分离,像一枚未孵化的蛋。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那时还没有时间),太极图开始旋转,阴阳逐渐分化,生出八卦能量,最终演化出无数宇宙——而这一切的起点,那个极小的太极图中心,竟藏着一粒星砂大小的光点,频率正是19.81Hz。
“原来所有演化,都是为了让本源重新认识自己。”荷安关闭推演仪,“就像人出门远行,最终是为了回家后更懂家的温暖——太极八卦记录的,不过是本源出门远行的足迹,而1981年的星砂,就是这趟旅程中,本源留给自己的‘路标’。”
四、生活中的太极:寻常里的本源
当太极八卦的智慧融入永恒家园的日常,人们发现生活的每个瞬间都藏着阴阳的韵律:
-老农播种时,将荷种埋入土中(阴),是为了日后的发芽(阳);收获时,摘下成熟的莲子(阳),又会留下新的种子(阴),一收一种间,正是太极的循环。
-程序员编写代码时,逻辑的严谨(阳)与灵感的灵动(阴)必须平衡:过于严谨会僵化,过于灵动会混乱,而最优的代码,恰如太极图的旋转,既有明确的结构,又有流动的变化。
-孩子们在荷园玩耍时,追逐打闹的动(阳)与静坐观荷的静(阴)自然切换,他们从不需要刻意“平衡”,因为身体早已懂得:动到极致会想静,静到极致会想动,这正是阴阳消长的本能。
“太极八卦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是生活的本来节奏。”荷安在给孩子们讲课时,用荷叶上的水珠演示:水珠聚成水滴(阳的凝聚),滴落后散开(阴的弥散),散开的水又会被荷叶重新聚拢(阳的回归),“就像这水珠,从不需要知道‘太极’是什么,却完美演绎着阴阳的律动——本源的智慧,早已写在万物的本能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沐雨荷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