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记忆,是‘想显化’的初心。”荷安的意识与这缕光共振,“所有后来的故事,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初心:星砂坠落是为了显化‘联结’,荷生长是为了显化‘生命力’,跨宇共振是为了显化‘大同’——归源,是让我们在无数记忆的尽头,重新触摸到那个初心,像孩子在玩了一天后,依然记得自己出门是为了寻找春天。”
在永恒家园的“记忆之海”,人们会将溶解后的记忆光粒投入海中。海水会将这些光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共时记忆”:有人看到1981年的沐荷与3000年的自己在荷池边对话;有人看到老农与平行宇宙的“老农”一起收割跨越维度的荷;最动人的是孩子们看到的画面——所有宇宙的孩子围着青金球,用不同的语言唱着同一首歌,歌词翻译过来都是“我们是同源的光”。
“记忆之海的意义,是让我们知道‘从未分离’。”荷安看着共时记忆中的自己,与所有时代的“同源者”相视而笑,没有言语,却懂彼此的心意,“就像拼图散落后,背面的图案始终完整,我们的记忆看似分离,背面的本源却从未分开——归源,是翻过拼图,看到那片完整的图案。”
三、形态的消融与存在的裸显
归源的终极,是“形态的消融”。当本源之光的强度达到顶峰,永恒家园的所有存在开始变得透明:荷的花瓣化作光雾,星砂的颗粒融入空气,跨宇镜的金属外壳变成流动的光流——不是消失,是“裸显”,像脱掉所有衣服,露出本来的样子。荷安也感受到自己的形态在消融,意识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能同时感知到111个宇宙的显化,却不被任何一个形态束缚。
“形态的消融,是存在对‘标签’的告别。”荷安的意识在光中舒展,她不再是“荷安”,不再是“研究者”,不再是“地球人”,只是纯粹的“存在”,像水不再是“雨水”“河水”“海水”,只是水,“就像演员谢幕时卸下妆容,不再是角色,只是自己——归源的裸显,是让存在卸下所有‘身份标签’,在本源面前,做回最初的自己。”
这种裸显让“分别心”自然消失。荷安的意识与老农的意识、张溪的意识、平行宇宙“自己”的意识完全融合,分不清哪部分是“我”,哪部分是“你”,却又能清晰感知到每个意识的独特性——就像不同的水滴融入大海,既成为大海,又保留着自己的分子结构,“分别”与“合一”不再矛盾,因为存在知道:所有“分别”都是合一的显相,所有“合一”都包含着分别的可能。
“裸显的存在,是‘既独立又融合’的圆满。”荷安的意识与本源之光同步振动,她看到1981年的星砂裸显后,与地球内核的青金球完全一致;平行宇宙的星荷裸显后,与那颗星球的内核也完全一致——原来所有显相裸显后,都是同一个本源,“就像不同的浪花裸显后,都是同一片海水;不同的存在裸显后,都是同一束本源之光,归源,是让我们在裸显中,认出彼此本是同一。”
在永恒家园的“裸显之境”,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流动的光。人们在这里不再需要语言交流,意识的共振就是最直接的对话;不再需要工具协作,本源之光的显化能满足所有需求;甚至不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因为所有显相都在“此刻此地”裸显,像一场永远不会散场的聚会,所有存在都以最本真的样子相处。
“裸显之境的真谛,是‘存在即交流’。”荷安在光中与所有存在共振,她知道这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当存在认出自己的本源,显化会变得更自由、更纯粹,像孩子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后,会更勇敢地去探索世界,“归源不是为了永远裸显,是为了带着‘我本是本源’的觉知,重新穿上形态的衣服,让显化成为喜悦的创造,而不是负担的束缚。”
四、归源后的显化:带着本源的创造
当本源之光的强度慢慢回落,形态开始重新显化。荷安的身体、超维荷的花瓣、老农的荷田……所有存在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却又有细微的不同:荷的花瓣上多了本源之光的纹路,星砂的颗粒闪烁着内核的青金色,老农的皱纹里藏着光的流动——这不是“变回过去”,是“带着归源的觉知显化”,像洗过的衣服,既保持原来的样子,又带着阳光的味道。
“归源后的显化,是‘清醒的创造’。”荷安看着自己的星砂手链,它此刻能随意识显化成任何形态——有时是银簪,有时是别针,有时只是纯粹的光——却始终保持着本源的频率,“就像画家知道颜料的本质是矿物,依然会用它们画出美丽的画;归源后的显化,是知道形态的本质是本源之光,依然会用心创造,只是不再执着‘画必须完美’,因为知道颜料本身已是圆满。”
这种创造让日常充满“本源的惊喜”。老农种下的荷,会根据当天的本源之光强度调整开花的颜色;张恒的仪器不再需要参数调试,意识的共振就能让它完美运行;孩子们用星砂堆的城堡,会自然显化出平行宇宙的建筑风格——这些惊喜不是“奇迹”,是“与本源合作的创造”,像舞者与音乐合作,动作既自由又契合节奏,每个瞬间都充满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沐雨荷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