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陈树、王昭、刘小利、山田丽子为了顺利完成第二次下井的目标,他们开始梳理那场“矿难”。
夜自习后,补习学校的小教室只剩下他们几个人。
黑板上还残留着老师写的函数图像,粉笔灰在昏黄灯光里浮着。
乔伊把门反锁,拉上半截窗帘,把那些老资料摊在桌上——
上面是 1998年三号井事故的简报复印件、几张模糊的井下照片......
“装置的名字,”乔伊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两个字“誓环”。
刘小利趴在桌上:“听着就像一段孽缘的名字。”
乔伊把纸翻到背面:“我们别搞什么理论报告了,就把能确定的,先当成几条‘誓环守则’。”
她写了个“1”。
1.只回应“说出口的时间承诺”。
乔伊:“你们还记得吗?陈树——”
她看了眼陈树,“陈正叔,在事故前几天跟同事说过:‘这里好像有一起日本兵抢占的矿井的恶行....我一定要找到当年的真相....’
这就是一个带时间的承诺:找到你当年的真相。”
陈树点点头,声音有点发紧:“他以前在家也说过类似的话。”
乔伊继续:“丽子那边也是。1938年那些日本兵,你说他们说过什么?”
山田丽子把手里的本子翻开,念起自己写下的日文,再转成中文:“大概是——‘我们做的事,如果有报应,就让我们死后也留在井下,看着自己的罪行。’
我记得很清楚,那不是命令,是那几个人在酒里自己说的。”
王昭托着腮:“所以……誓环不是听谁的命令,而是听谁自己许的愿?”
“有点像。”乔伊在纸上圈了几个词:‘我要’、‘一定’、‘以后’。“它只对带时间指向的‘我要怎样’敏感。”
她写下第二条。
2.承诺越具体,誓环抓得越牢。
刘小利举手:“那我说一句‘我要发大财’,誓环会不会把我送去中一等奖那天?”
王昭白了他一眼:“说人话。”
乔伊没笑,反而顺着他的胡话解释:“正好。‘发大财’太虚了,它判断不了去哪,也测不出你是不是真想这样。
但——像陈叔那种:‘回到那时候完成什么任务’,时间段、对象、动作都很清楚,所以它能用这句话给他算一个‘目标时间’。”
她又看向丽子:“你父亲呢?”
丽子沉默一会儿:“我小时候偷听过一次。父亲说:‘等这边结束,我要带你们回东京,无论战争怎样。’他说的时候很认真。”
乔伊点头:“又是一条。有明确‘等……之后’这种结构的承诺,誓环就有锚点。”
纸上第二条被圈得很重。
第三条写出来时,教室里安静了几秒。
3.没完成之前,回不去。
陈树看着这行字,手指在桌面上紧绷着:“你是说……如果我爸还没完成当年的承诺,他就一直被困在那边?”
“从目前看,是这样。”
乔伊的声音不高,却很稳,“你爸的承诺是‘带家人离开这片矿’,可是后来 1998年事故还是发生了,说明他在 1938那一头,没能真正改写这口矿的结局。”
“所以誓环没放过他。”
这句话是张芳说的,不知何时,她已经靠着最后一排的桌子坐下,怀里抱着一本哲学书。
“承诺是一条线,”她慢慢补了一句,
“没走完,线就不会断。人可以装作忘了,时间不会。”
乔伊又写下一条。
4.承诺不一定要“字面完成”,但方向不能跑。
刘小利挠头:“啥意思?”
乔伊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个矿工说:‘我要回家给儿子过生日。’结果他被拉去了 1938年,那时候根本没有他儿子。那他怎么办?难道永远回不来?”
她抬起眼:“那就要看——他有没有做出同方向的事情。比如,他帮别的矿工的孩子逃离这片矿区,或者推动罢工、救下一批人。
对誓环来说,这满足了‘让孩子不再困在这片矿’这层含义,承诺就算部分完成。”
张芳轻轻补刀:“也就是说,誓环看重的是承诺的精神指向,而不是字面语文题。它读的是人心,不是合同。”
王昭忍不住笑了一下:“那还挺讲道理。”
乔伊写下第五条。
5.内心的誓言,也算。
她看向丽子:“你刚说,当年矿工很多根本没机会喊‘我要回家’,对吧?”
丽子点头:“他们很多人只是在干活的时候,一个劲儿心里默念。我能感觉得出来。”
“这就够了。”乔伊说,“只要那个念头够强、够反复,誓环就会把它当成承诺。
只是——它优先抓最清晰、最响的那一个。”
刘小利小声嘟囔:“那乔伊你 2021年那句——‘我要查清三号井真相’,是不是被听得特别响?所以你就被踢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高考当状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