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前一个月,周穗开始筹备第六棒的开挖仪式。她翻出周叶老师手绘的“接力棒地图”,在“2094年开挖处”画了个盘绕的南瓜藤,藤蔓上结着六个果,每个果上都画着不同的物件:竹篮、窗花、鹅卵石、拼布、酒瓮、红绸带。“每个果都藏着个故事,”她给孩子们讲,“就像你们的书包,装着课本,也装着老师的话。”
开挖那天,天出奇地蓝。周芽老师坐在轮椅上,怀里抱着小周太爷爷留下的“笑脸谱”;周叶老师推着周禾太爷爷的重孙的轮椅,轮椅上摆着“第八十坛”的空酒瓮;周穗捧着新木盒,盒子是用老槐树2084年修剪的枝桠做的,盖刻着一串南瓜花,从第一朵到第六朵,每朵花瓣上都有个小小的手印,最末一朵旁边画着只小松鼠,嘴里的南瓜籽掉在树洞里,长出了棵小苗。
执铲的是“新芽班”最新的孩子——个留着平头的小男孩,他的奶奶正是当年的羊角辫女孩的妈妈。男孩的手劲不大,却挖得很认真,当铁锹碰到木头的瞬间,周穗仿佛听见了五十年来的声响——2044年林小满太奶奶开盒时的惊叹,2054年小周老师开盒时的哽咽,2064年周芽老师开盒时的心跳,2074年周叶老师开盒时的屏息,2084年自己开盒时的手心冒汗。
第六棒木盒露出红绸带的刹那,阳光穿过南瓜藤的缝隙,在绸带上织出金色的网。周穗上前轻轻擦去盒上的泥土,盒盖的南瓜花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石蛋太爷爷当年刻的那样,带着股“接地气”的拙朴。
打开木盒的瞬间,气息漫出来——竹篮的柏香、窗花的纸香、南瓜籽的土香、拼布的棉香、乳牙的奶香、青梅酒的醇香,混在一起,像被时光熬了七十年的蜜,稠得能拉出丝。周穗一件件取出物件,声音清亮却带着颤抖:“这竹篮的破洞,是石太爷爷摔的,却装了六代人的故事;这蝴蝶窗花,是五代人剪的,翅膀从缺一片到缺五片,却飞得越来越远,记得越来越牢……”
当讲到“笑脸谱”时,周芽老师突然说:“王太爷爷说,石头会老,但笑脸不会,你看这些石头,比咱们谁都精神。”所有人都看向那二十块石头,阳光照在上面,每个笑脸都像在眨眼睛,最老的“2034”闪得最亮。
往第七棒木盒里放物件时,每个人都像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约定。周穗放的是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旁边摆着“接力南瓜”的新籽:“告诉2104年的人,这籽从2034年长到2094年,还在长,就像咱们的日子,一辈接一辈,根越扎越深。”她还放了本新的“接力棒日志”,第一页贴着现在的全家福——周芽老师坐在中间,周叶老师握着她的手,周穗和孩子们围着他们,“团团”的重孙“圆圆”蹲在最前面,啄着周穗掉的饼干渣,旁边的南瓜藤上,挂着七个圆鼓鼓的果。
平头男孩的妈妈——当年的羊角辫女孩的女儿,放的是自己剪的第五代蝴蝶窗花,翅膀上留着五个缺口:“李淑琴太奶奶的缺一片,我外太婆的缺两片,我外婆的缺三片,我妈妈的缺四片,我的缺五片,缺口是时光的脚印,走得越远,印子越深。”她还放了段录音,里面有六代人的声音在说同一句话:“日子像蝴蝶,要飞,也要回家,家就在这老槐树下,在你我心里。”
新一代种粮能手——周明叔叔的曾孙,放的是“接力南瓜”的完整藤条标本,上面结着六颗果实,每颗都标着年份:“这藤记着所有的时光,2034年的根,2104年的果,根扎在土里,果甜在心里。”他往盒里倒了点第八十坛的酒,酒液在盒底积成小小的一汪,映着老槐树的影子,像片装着七十年阴晴的天空。
社区裁缝师傅的玄孙——戴眼镜的小姑娘的曾孙女,放的是新拼的“同心结”,上面有石蛋、杨永革、林小满、李念、周禾、小周、周芽、周叶、周穗和孩子们的针脚,甚至还有“圆圆”的爪印、“团团”的羽毛、小松鼠的绒毛和南瓜花的花粉:“张大妈太奶奶说‘少了哪块都不完整’,现在连风里的花粉都算上了,才叫真的团圆。”
“新芽班”的平头男孩放的是自己磨的“2094”鹅卵石,石面上的笑脸留着平头,嘴角边画着颗发了芽的南瓜籽:“王太爷爷说,笑脸要带着自己的记号,我的记号是平头和发芽的籽。”他还放了颗刚从藤上摘下的南瓜,切开后,瓜瓤里的籽密密麻麻,每颗都饱满得像要蹦出来。
木盒盖好时,孩子们唱起了那首老歌谣,声音穿过南瓜藤,带着蜜糖般的甜:“老槐树,发新芽,你一言,我一语,日子就像筐里瓜,甜的苦的都要拿……”周芽老师跟着轻轻哼,周叶老师的手指在轮椅扶手上打着节拍,阳光落在他们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暖得能化开冰。
新的石碑立了起来,刻着“记忆接力棒·第七棒”,旁边的箭头指向2104年。周穗让孩子们在碑后画手掌印,平头男孩的手印很小,却按得最用力,指纹嵌进石碑的纹路里,和前六棒的手掌印叠在一起,像棵越长越茂盛的树,根扎在2034年的泥土里,枝叶伸向2104年的阳光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镜头里的单身舞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