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红菱的闺房雕花木门 "吱呀" 推开条缝,李道宗的甲胄蹭过门框时发出轻响。
红菱正伏在案头给波斯猫画爪子印,笔尖悬在宣纸上迟迟未落 —— 父亲惯穿的陇右青牛皮靴声,比往日重了三分。
"阿爷可是刚刚从宫里回来?" 她搁下狼毫,起身时袖摆带起案头的《吐蕃风土记》,书页恰好翻到 "雪山祭天" 那章。
烛影里,父亲的影子被门框割成两半,肩甲上的积雪落在青砖上,融成几点深灰。
李道宗望着女儿鬓边未摘的水晶簪,想起方才在甘露殿摸到的玉契棱角。
红菱递来一盏温酒,他却握住女儿指尖,触手一片凉 —— 分明是秋日,闺中地龙烧得暖,她的手却像浸过雪山融水。
"红菱..." 他喉间发紧,指腹摩挲着女儿掌心的薄茧,那是练琵琶时磨出的,"今日在宫里,陛下说起吐蕃的雪灾..."
红菱忽然低头盯着父亲腰间的玉佩,那是她去年亲手编的穗子,此刻正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摇晃。
案头的波斯猫忽然跳上她膝头,毛茸茸的尾巴扫过《吐蕃风土记》上的牦牛图案,她忽然轻声道:"阿爷可是要问,红菱要不要做这唐吐之间的联姻桥梁?"
李道宗猛地抬头,见女儿眼尾的胭脂记在烛火下泛着淡红,像朵即将凋零的梅。
"你... 都知道了?" 他的声音低下去,像被雪水浸过的琴弦。红菱指尖抚过猫耳,猫咪发出舒服的呼噜声,却盖不住她语气里的涩:"我知姐姐身份特殊,身负重大使命,她不能嫁,只好我代姐姐去做这个‘大唐天女’。"
她忽然抬头,眼睛亮得像含着星子,"阿爷可还记得,红菱十岁时读《汉书》,说王昭君出塞时弹断了三根琴弦?"
李道宗喉结滚动,想起女儿幼时趴在他膝头,说长大了要像花木兰一样骑马打仗。
此刻她膝上放着的,却是从宫里抄来的《千金方》,页脚密密麻麻记着治冻疮的方子 —— 原来她早已在为远嫁做准备。
"陛下把天可汗玉契给了我。" 他摸出那方暖玉,触手生温,"凭此契,你在吐蕃可调动唐使驿站,可征调陇右卫戍军..."
"阿爷。" 红菱忽然伸手按住父亲握玉契的手,掌心的薄茧擦过他的老茧,"红菱记得七岁时摔破额头,阿爷用甲胄护着我回府,路上说 ' 咱们李氏子孙,骨血里都流着护国安民的血 '。"
她低头看着波斯猫在《吐蕃风土记》上踩出的梅花印,"如今红菱的血,若能化了吐蕃的雪,护了陇右的青稞,岂不是比困在长安,画一辈子波斯猫更有意义?"
殿外忽然传来更夫敲梆声,三更天了。
李道宗望着女儿案头堆着的、给吐蕃幼童缝的护手袋,针脚细密如星图,忽然想起她及笄时说的 "要看遍长安牡丹"。此刻窗外的白牡丹早已凋零,而她鬓边的水晶簪,却在月光下闪着雪山般的清光。
"明日随为父去弘福寺吧。" 他忽然起身,甲胄撞击声里带着释然,"请法师为你念段《药师经》,再求些防雪盲的朱砂..."
话未说完,声音已哽咽,转身时,玉契上的蟠龙纹正对着女儿案头的吐蕃地图,龙首所指,正是逻些城的方向。
红菱望着父亲宽厚的背影,忽然想起方才在《吐蕃风土记》里读到的:"雪山有灵,唯真心可化。" 她伸手摸向鬓边的水精簪,那是母亲留给她的避尘簪,此刻簪头的并蒂莲纹路,竟与父亲腰间玉契的蟠龙纹,在月光下映出相似的光。
波斯猫忽然跳下案头,蹭过她脚边的牛皮箱 —— 那是她悄悄收拾了半个月的嫁妆,最底层压着幅未完成的刺绣,上面绣着长安的牡丹与吐蕃的雪莲花,在烛影里,两朵花的纹路正慢慢交织,像极了唐蕃边界那蜿蜒的湟水。
册封大典
【太极殿?辰初吉时】
三十六名金吾卫抬着鎏金铜鼎鱼贯而入,鼎中焚烧的沉水香混着松烟,在殿内结成祥瑞的 "卿云" 纹。
李红菱踩着九寸青玉笏头履,绣着缠枝莲的赤罗袆衣拖在身后,由两名尚宫扶持着跨过殿门槛 —— 那道曾见证过十二次蕃使朝贡的丹陛,此刻正被晨光镀成金红色。<注;根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此丹陛自贞观八年吐蕃首次遣使朝贡以来,已见证吐蕃十二次遣使通好。>
【典仪三献?玉册金章】
"肃立 ——" 鸿胪寺卿的唱赞声撞在七十二根蟠龙柱上,三百名文武官员的朝笏同时触地。
李世民身着十二章衮服,腰间系着松赞干布所献的天铁剑,在氤氲香气中缓步走向丹墀。
他手中托着的漆盒里,汉藏双语的金册正泛着温润光泽,册文末尾 "文成公主" 四字用朱砂填色,恰如落在雪山上的朝阳。
这柄天铁剑为吐蕃赞普所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其为松赞干布祖父辈流传的镇国之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千年伏魔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千年伏魔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年伏魔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