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已经开始琢磨哪间房朝南阳光好。
哪间屋靠近厨房方便烧饭了。
苏老爹坐在主位上,抽了一口旱烟。
目光扫过几个儿子和儿媳,沉声又补了一句。
“可别一听说有镇上的房,就全跟风似的跑那儿去啊!这儿才是咱们的根,是祖宗传下来的田地,是你们出生长大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情分。”
“谁要是忘了这个根本,天天惦记着往镇上跑,不愿回来干活、种地、侍奉老人,我可不答应!除非我和你娘真的打算搬过去住,否则,你们一个都别想撒手走人,把家扔在这儿不管不顾。”
这话一出,气氛微微一凝。
四兄弟立刻坐直了身子,争先恐后地开口表态。
苏老大第一个站出来,语气坚定地说。
“爹,您说哪儿的话!您和娘在哪,我们就在哪!哪能分开过日子?”
苏老二紧接着接话。
“就是,一家人哪能分着住?团圆才叫日子!分开一天都想得慌。”
苏老三拍着胸脯道。
“镇上那房,也就是图个方便,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罢了。真要让我选,还是守着爹娘心里踏实。”
苏老四年纪最小,但也最会说话。
“哥几个说得对。现在咱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田地多了,牛羊也添了,连宅子都买到了镇上。该轮到您二老享福了。我们这些当儿孙的,理应天天陪着您,端茶递水,问寒问暖,这才叫孝顺!谁要是敢怠慢,我第一个不答应!”
苏摸了摸眼角,心头热乎乎的。
她之前最怕的就是,孩子一有了镇上的好屋子,眼界高了,心思也就远了。
慢慢嫌弃乡下的泥路、灶台、猪圈。
觉得粗鄙不堪,只想往城里钻。
最后把老屋当成累赘,把父母当成包袱。
可现在看来,孩子们心里有数。
知道亲恩难报,更有情有义。
她这颗悬了很久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
苏老爹抹了抹笑出的泪花。
“行了,你们这番话,我全都记心里了,一句都不会忘。”
他目光扫过屋里的每一个人,变得郑重起来。
“还有件事儿,得跟大伙儿说说。”
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苏老爹身上。
苏老爹轻咳一声,缓缓地站直了些。
“你们都清楚,老二从小最爱摆弄木头,手里拿块木板都能琢磨一整天。这些天家里事情多,老二白天不是帮着修院墙,就是忙着照看菜园子、喂鸡扫院子,晚上还得抽空替咱们设计香皂模具,忙得脚不沾地,连碰斧头的时间都没有。”
“今天啊,老三去镇上买仓房的时候,顺手给他盘下了一间临街的铺子。”
苏老二一听这话,眼睛瞬间睁大。
他先是怔怔地望了眼苏眠眠,又迅速转向苏老三。
见对方冲他点头,抬起手指,颤抖着指向自己。
“……给我买的?买铺子……干什么?”
他做梦都没想过,家里会有人为他买一间铺子。
苏老大和苏老四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了然与欣慰。
随即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
苏老大走上前,重重拍了拍苏老二的肩膀。
“老二,这铺子就是给你开木匠铺用的!”
“往后你就专心做你的活儿,想打个凳子、做个柜子,哪怕是雕花嵌银,家里绝不拦你。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是你喜欢的,咱家都支持!”
他心里真没半点偏心。
反而觉得,二弟有这手艺,不该被杂事耽误。
苏老四也乐呵呵地凑上来。
“二哥,你可得加把劲儿啊!咱家现在缺好几把椅子,堂屋那张旧床也该换了,全指望你这位‘大匠人’出手了!”
接着又眨眨眼。
“可别光顾着自己玩木头,也给爹娘整套像样的家具呗!让他们住得体面些!”
屋里笑声一片。
这番情景,让苏眠眠心里也泛起一阵阵暖流。
她心想,买下那间铺子,真是再对不过的事了。
苏老爹端起茶碗,小啜了一口温茶。
然后瞥了一眼几个儿子,终于再次开口。
“老大、老三、老四,要是你们以后也有想干的事,不管是要种地、做买卖,还是读书考功名,只要是正经路子,家里拼了老命也帮你们撑住!”
他顿了顿,目光又扫向女儿们。
“云东、云桃她们也一样,想学算账、想管铺子,或者想绣花卖钱,只要肯干,能帮的,一个都跑不了。”
苏老二听着这一句句暖心的话,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大哥,一年到头都在田里忙活。
日晒雨淋,从不喊苦。
三弟年纪轻轻就在镇上撑起一门生意。
小弟更是每日天不亮就赶去私塾教书,风雨无阻。
就连妹妹云东,也开始帮着三弟打理账目。
而他自己呢?
就剩个守家的命。
老爹老娘年纪大了,他不愿让他们累着,所以事事亲力亲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肥妻有空间,逃荒不愁顿顿肉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肥妻有空间,逃荒不愁顿顿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