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拐老听了这话,大是不悦,道:“少冲,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为师不过在掌法上有过人之处,江湖朋友吹捧,说是‘天下第一掌’,未必真是天下第一。这话你以后不可乱说。”
少冲知道说错了话,便道:“是。”又见师父师父愁眉不展,忧虑重重,可见那人不易对付,镖不大容易追回。便问:“那人是谁?咱们要去关外找他么?”
铁拐老道:“那人复姓完颜,名洪光,乃女真族人,取了个汉名叫‘金大宗’。曾助努尔哈赤消灭扈伦四部,统一满洲。不过他不愿抛头露面,别说中原人没见过他,就是关外胡人也很少人知道他住在何处。咱们朝着去关外的方向,能在途中追上最好。倘若镖主与劫镖者是同一人,便正是咱们要找的人。”
少冲才明白为何师父不知道劫镖者的去向还一个劲儿的追赶。忽想到一事,对师父道:“师父不是说这不是真的玄女赤玉箫,他想要就给他罢了,为何还要巴巴地追他呢?”
铁拐老道:“为师只是推测,万一是得之即得天下的玄女赤玉箫,可就大大的不妙。金人在关外虎视眈眈,早想大军南下,侵吞我大明江山,若以之为号召,更加如虎添翼,气势上已大占上风。”
少冲没想到小小一枝玉箫竟牵涉到社稷存亡,民族大义,而师父看得如此之远,起初还以为师父要把玉箫据为己有,而自己也以为这未必不可,这时想来,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了师父之腹,不禁有些惭愧。
说话间已到城中。少冲忽想起苏姑娘和武名扬,说道:“那个蝙蝠王一直在打苏姑娘的主意,徒儿想回去保护她。”“蝙蝠王”说的是福王。
铁拐老一笑,道:“真是孩子话,你武功低微,自身难保,还想保护别人?你不如跟着为师到江湖上历练历练。苏姑娘的事为师自有计较。”少冲给师父一说,羞得脸红到耳根。
师徒俩在城中转了许久,始终没打到要找的人。铁拐老拿出一面太平鼓,梆梆梆的敲起来。这是丐帮聚帮中兄弟的信号。声音传远,闻者纷拥而来。
片刻间来了不下三十个乞丐。有人叫道:“拐老在这儿!”众丐户围着铁拐老问长问短。有的向他大吐苦水,说是受人欺负,有的走了狗屎运,说在孝敬拐老,显见铁拐老在众乞丐中甚有声望。
铁拐老向众丐户引介自己的乖徒儿少冲。众丐户拉着少冲上下打量,问个不停。少冲一下子有了这么多朋友,心中大乐。
闹了一回,铁拐老把一个老成些的中年丐户拉到一旁,道:“我要北上办事,这里的事就交由人暂管。人随即领人赶去城西十五里一座破庙,寻一位叫苏小楼的姑娘,告诉她有坏人打她主意,叫她不如改姓换名,趋远避避。你着人暗中保护。我办完事回来,若见到苏姑娘伤了分毫,打你的板子。”
那丐户依命领着数人自去城西不提。
师徒二人与众丐告别,水也顾着喝一口,从洛阳出发,在阵津渡黄河,经新乡、鹤壁、邢台到河北石家庄,丐帮弟子遍天下,沿途集帮中弟子帮着打探,再北上保定、涿州。
路上无事时,铁拐老便向少冲传授“随心所欲掌法”。此掌法传自武圣王阳明,要先练就雄厚内力,以气御掌。倘若内力不够而强练掌法,就如三岁小儿举大石,非但举不起还可能伤及自身。
就如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正是掌法名称的由来。如此循序渐进,当内力修炼到最高境界时,掌法就能圆转如意,心有所向,无不达到。
这功法与少冲跟随武太公所练之法皆是王阳明所创,一脉相承,内力有一些根基,加上铁拐老的指点后提升甚多。待内力上了一个层次后,铁拐老才开始传授掌法。
随心所欲掌的掌法只有九招,看似简单笨拙,却是藏巧于拙。名为九招,实则九条应敌策略,招式上并无定式,临场自由发挥,因为仅凭雄浑内力制敌,用不着花里胡哨、繁复的招式,九招也可以是九九八十一招。
这九招也相当于九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韬光养晦”、“宁静致远”、“无欲而刚”、“海纳百川”、“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最后是“仁者无敌”。
每练一招,需内力练到相应层次,以此循序渐进,方能大成。千万不可贪功冒进,越级而练,轻则筋脉有伤,重则残废气绝。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起于块石。要有所成就,非长年累月不可。”少冲谨记教导,先从第一招“韬光养晦”、“宁静致远”开始练起。
当敌弱我强之时,尤其需要韬光养晦。“韬光养晦”的意思是,低调行事,隐藏实力,积蓄力量,以逸待劳。
“宁静致远”则是,先冷静观察对手,知己知彼,待发现破绽时再一击制敌,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有成。类似于“后发制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新玉箫英雄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新玉箫英雄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