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狡辩!”曹化淳厉声打断,“老奴大胆揣测,你背叛爷,根源在于你那结义大哥南宫破!你是想借满洲之力,助他造反,是也不是?”
听到“南宫破”三字,少冲心中猛地一凛:“我被囚于此,皇上若要杀我,早该动手……迟迟不动,莫非真是要以我为饵,引南宫大哥前来,好一并诛杀?”他深知南宫破最重义气,得知自己入狱,绝不会坐视不理。还有铲平帮、白莲教那些热血兄弟,也定会舍命相救。皇上此举,竟是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意在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一石数鸟”之计,当真狠辣无比!自己一人赴死,不足为惧,但若连累这许多肝胆相照的兄弟,他万死难辞其咎!眼下最紧要的,便是设法阻止他们前来营救,免遭毒手。
曹化淳见他神色变幻,却始终不肯就范,知再多言也是无用,只得悻悻拂袖而去。沉重的铁门再次关上,将少冲与他的重重忧虑,一同锁回这片阴暗的天地之中。
铁链声响,牢门再开。朱华凤疾步而入,昔日明艳的容颜此刻憔悴不堪,一双妙目肿如桃核,分明是哭了许久。她扑到栅栏前,声音哽咽破碎:“岳大哥,你怎么样了?你还不明白吗:不管……不管你能不能找到玉玺,他都要杀你!当初不听我劝,偏要回来,如今……如今可怎么是好?”
少冲望着她,目光平静中带着一丝怜惜:“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一人赴死倒也罢了,只怕皇上意在赶尽杀绝。你需传话给南宫大哥、姜堂主、鲁堂主他们,万勿前来救我,枉送性命。或许……你可放出风声,便说我岳少冲已瘐死狱中。至于我爹娘……”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就烦请公主,多多照拂了。”
他心知崇祯或以双亲为质,逼他就范,倒不如自己先行了断,绝了皇帝的念头,也保全二老。
朱华凤闻言,泪水更是止不住,泣道:“你还知道有爹娘?世上有哪对父母,愿见白发人送黑发人?你定要爱惜性命,莫做傻事!我……我定会想法子救你出去!”她语声哽咽,几乎难以成句。其实她何尝不曾竭尽全力?连番求见崇祯,却屡屡被拒之门外,天子铁心已定,她亦深感绝望无力。
一旁狱卒连声催促,惹得朱华凤勃然作色。动静惊动了外间锦衣卫,几人上前便要架她离开。朱华凤死死抓住冰冷铁栏,被拖行之际,奋力将一物掷入牢内,喊道:“这是铁老前辈寄存在朱相国家的遗物!你是他徒弟,理当……理当交还给你!”
少冲俯身拾起,乃是一本纸质泛黄、边角磨损的旧书,封面并无题签,正是师父铁拐老的读书札记。他将书端放于地,整肃衣冠,恭恭敬敬伏身三拜,方才珍重捧起,细细翻阅。
书中是师父铁拐老数十年读书心得,摘录经史子集之精华,旁加评点,字里行间满是修身养性的警世箴言。虽满篇文言,“之乎者也”遍布,幸有铁拐老蝇头小楷的注解与篇末评语,尚能读解。
少冲年少习武,读书不多,行走江湖后更与笔墨疏远。如今困于这方寸囹圄,面壁终日,反倒有了大把光阴,静心参悟这些关乎人生的大道理。
铁拐老在书中纵论“英雄”,洋洋万言,旁征博引。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司马光《伶官传序》,从《荆轲刺秦》、《信陵君窃符救赵》讲到《张中丞传后序》,读来只觉一股浩然之气沛然胸间,酣畅淋漓,令少冲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些文章如明灯照亮迷雾,使他顿觉眼前困苦实不足道,反是砥砺心性的磨刀石。自身境遇,恰似被俘不屈的文天祥,又如龙场悟道时的王阳明。当邪气充斥,唯有蛰伏隐忍,涵养体内那股沛然正气,静待时机。
待读到北宋宰相吕蒙正那篇《寒窑赋》,更觉字字句句,皆如为他而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少冲掩卷长叹,自己此刻身陷图圄,纵有绝世武功,又如何敌得过皇帝的遮天之手?更难违冥冥中那无常的命运安排。
文中又道:“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其意乃是,虽知命由天定,却不可就此屈服,务须初心不改,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读至此处,少冲不禁汗颜。回想狱中数次意志动摇,患得患失,险些向崇祯低头妥协,比之文中倡导的超然境界,自己实在相差甚远。
师父宦海沉浮数十载,却能始终超然物外。他便如文中的吕蒙正,未遇时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仍不忘发奋苦读;一朝位列朝堂,“衣有罗锦千箱,食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亦未得意忘形。待到辞官归野,重为丐帮长老,依旧能自得其乐。真正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师父乃一代大儒,亦是一代大侠,允文允武,实为自己毕生楷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玉箫英雄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新玉箫英雄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