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日,少冲常为“忠义”二字所困,深感难以两全。一边是忠君爱国,一边是顾全朋友之义,崇祯逼他抉择,令他内心饱受煎熬。直至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恍如一道惊雷劈开迷雾,豁然开朗:万事当以民为本!皇帝若心系天下万民,是为明君,自当忠心辅佐;若只顾一己私利,罔顾百姓死活,便是昏君、暴君,又何须愚忠?
崇祯如今不问是非,不辨忠奸,只一味猜忌铲除,自己又何必再固守那迂腐的忠心?
想通了这一节,多日来的纠结愁苦顿时烟消云散,心中一片豁然开朗。昏暗的牢狱,仿佛也因这心境的转变,透进了一丝光亮。
铁窗漏日,不知岁月。在这方寸牢笼之中,少冲反而寻得了久违的宁静。他每日除读书外,便是反复吟诵文天祥的《正气歌》,以歌中浩然之气,滋养筋骨,淬炼神魂。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歌声低沉而雄浑,在石壁间回荡。他心驰古今,仿佛见到文丞相被囚北地土牢,历经两年非人磨难而屹立不倒的伟岸身影。那并非奇迹,而是浩然正气充盈于内,外邪不侵的明证。传言文公最终兵解成圣,少冲深信不疑。
修炼此功,首重格物正心,内省克己。他忆起夫子“克己复礼”之训,方知“克己”乃是收束心猿意马的关键。常人灵根为情欲所蔽,唯有自知者明,克己者强,方能做自己心境的主宰。所幸他虽历尽江湖风波,初心未曾蒙尘,一旦静坐,很快便能进入物我两忘的空明之境,几近佛家所谓的“明心见性”。
心正,则身正、气正、念正。意念引导之下,内息如涓涓细流,汇通百会、中黄、下丹田,直至会阴,连成一线,渐入无意无念的归藏之境。体内仿佛开辟出一条上接天穹、下彻地府的中脉通道。脉通之初,脐下气机萌动,贯透会阴,如暖环笼罩;百会穴随之豁然开朗,似与冥冥天宇相接。当此三窍相连,夹脊如藏心之所,无念无意,形神俱寂,便隐隐触及那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以天道立人道,以天德立人德。
后世儒者中,王阳明可谓养气之集大成者。少冲往日颇鄙薄那些空谈性理的酸儒,连带着对阳明心学也不甚看重。如今身陷囹圄,亲身体悟格物致知之艰难,方深深钦佩阳明先生于人生至暗之时的“龙场顿悟”。那份于困厄中开创新境的智慧与定力,正是浩然之气充盈外显的果。
他修炼正气功多年,功力如溪流汇海,沙聚成塔,进展看似缓慢,实则根基深厚。近来运功时,已能清晰感到天地间一股清正淳和之气,源源不断注入四肢百骸,经功法转化,体内真气愈发磅礴浩瀚,如大江潮涌,渐臻化境。虽距那真正的大成尚隔一线,却已非吴下阿蒙。
这一日,曹化淳再度踏入牢房,阴鸷的目光扫过盘坐的少冲,尖声道:“爷让老奴最后问你一次,认,还是不认?”
少冲缓缓睁眼,眸光清正,声如金石:“臣,冤枉。无罪可认。”
曹化淳似早有所料,冷笑道:“爷开恩,你铲平帮、白莲教的那些同党,只要肯自首,皆可赦免。唯你那义兄南宫破,断不可留。只要你设法让他饮下这杯酒,”他袖中滑落一个小巧瓷瓶,“余下之事,便无需你操心。”
少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痛色,随即化为坚定:“我与南宫大哥八拜之交,誓同生死。皇上若必杀我大哥,请将少冲一并处决。”他提笔,于一旁空白的认罪书上,挥毫写下四个擘窠大字——“仁者无敌”,递与曹化淳,“烦请公公将此四字,代呈陛下。并转告陛下:‘靖难之变已久,人心早不在建文。莫若自修仁德,以安天下,以全子孙。’”
曹化淳勃然作色:“三司会审已定你斩立决!圣上念旧,给你生路,你竟如此不识抬举!为了那些江湖匪类,甘愿抗旨?嘿嘿,可惜啊,你的那些‘朋友’,这些时日安静得很,没一个来瞧你。明日午时,午门外开刀问斩,若到时他们还是这般缩首不出,可真叫人寒心呐!”言罢,他发出一阵刺耳的干笑,拂袖而去。
死亡的阴影终于彻底笼罩下来。少冲听闻此言,心头反而一片澄澈平静。他早知必有今日。明日法场,必定是龙潭虎穴,五城兵马司与厂卫高手云集,布下天罗地网。众兄弟若来劫法场,无异飞蛾扑火,正中了皇上引蛇出洞之计。
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为自己送死。
心意既定,一股决绝的平静涌上心头。他自幼以岳武穆为楷模,岳爷爷亦是以“天日昭昭”四字含冤而逝。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一时之毁誉又算得了什么?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此生虽未能如岳爷爷那般功盖寰宇,名垂竹帛,却也绝非碌碌无为。如今,能以一人之死,消弭一场针对众多兄弟的无边杀劫,换取他们一线生机,正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玉箫英雄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新玉箫英雄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