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复停下脚步,眉头拧成疙瘩,指腹摩挲着掌心的碎陶片。
孔玉匆匆跑过来,衣角翻飞,脸上沾着点墨痕,像是刚从书案前赶来:“安国君,流民听说粮仓有粟米,就闹起来了,拦不住!”
曹复没说话,走到粮仓门口,爬上旁边的土坡。
风卷着流民的呼喊声过来,混着粮仓的谷壳味,还有流民身上的汗臭味,直冲鼻腔。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压过喧哗:“想要粮食?跟我做农具!”
流民的喊声顿了顿,纷纷抬头看他,眼神里满是疑惑。
“我教你们做改良的耧车、犁铧,做一件换两斗粟米!”曹复举起手里的碎陶片,阳光照在上面,泛着红光,“做好了,既能换粮填肚子,明年种地还能多收三成,比抢粮靠谱多了——抢粮要被抓,干活能踏实吃饭,你们选哪个?”
老流民拄着木棍站起来,颤巍巍地问,声音抖得像风中的茅草:“真……真能换粮?不会骗我们吧?”
“孔夫子说‘劳而获食’,我曹复说话,绝无虚言!”曹复跳下坡,踩得泥土飞溅,溅到裤腿上,“愿意干活的,现在就跟卫兵去工坊,先领半斗粟米当口粮,干完活再结剩下的!”
孔玉站在一旁,眼眶有点红,指尖攥得发白——曹复不仅推崇儒学,还能把儒学用到实处,化解眼前的危机,尼山学宫的未来,怕是比他想的还要光明。
曹复转头对孔玉说:“让学宫的弟子先教流民识字算数,学完再去做农具,工钱加倍。”
又对石砚说:“你带卫兵维持秩序,别动手,谁愿意干活,就带去工坊,先给他们打碗热粥。”
石砚和孔玉齐声应下,转身去安排,流民的喧哗声渐渐变成了议论声,有几个年轻流民已经放下木棍,跟着卫兵往工坊走,脚步迟疑却带着盼头。
曹复松了口气,指尖的汗把碎陶片浸湿了,滑溜溜的。
这时,萧山匆匆赶来,手里攥着块陶土,上面嵌着颗拇指大的碎石,棱角锋利:“安国君,叔家的人说是筛土时不小心混进去的,我看不像,那碎石都是故意没筛干净的,大小刚好能把砖撑裂。”
“我去会会他们。”曹复把碎陶片塞进怀里,和萧山的陶土放在一起,硬疙瘩硌得胸口发慌。
他翻身上马,马蹄踏过刚翻的土地,溅起层层泥点,糊在马腿上。
远处的尼山隐隐可见,山脚下的陶窑冒着淡淡的青烟,像一缕化不开的愁绪。
孔玉站在土坡上,看着曹复的背影远去,忽然对身边的族人说:“立刻丈量土地,尼山学宫和孔夫子庙,明天就动工!”
族人应下,转身去准备,孔玉的目光落在安城的方向,嘴角扬起笑容——安城,终将成为儒学的圣地。
喜欢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