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讲武堂实行了完全不同于旧式军队的管理和教学模式。
每日拂晓,严格的体能和军事技能训练便已开始,教官多是林弈从北疆重金礼聘来的、不得志却身怀绝技的老兵悍卒,训练方法摒弃花架子,只求实战有效。
上午和下午,则是密集的文化课程。林弈亲自讲授《忠君爱国论》与《革新时务策》,将忠君思想与改革必要性紧密结合,系统性地重塑学员们的思想根基。他还聘请了精通地理、算学的学者,甚至通过王百万的关系,秘密请来几位对西方火器有所了解的匠师,讲解初步的物理知识和火器原理。
晚间,则是小组讨论与思想交流。学员们围绕白日所学,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军中弊病与强军之道。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耀,忠诚于皇帝、忠诚于改革事业的信念,在一次次交流中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林弈几乎每隔一两日,便会来到讲武堂。他不仅听课,更与学员们一同用餐,在操场上与他们比试箭术,在宿舍里与他们促膝长谈。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威,更像是一位严格的师长,一位可以信赖的领袖。他记住许多人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家乡和经历。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学员们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个人崇拜与知遇之恩。
这座京郊的讲武堂,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熔炉,正在以一种惊人的效率,熔炼着忠诚、知识与技能,锻造着一批即将改变帝国军事格局的锋利军刀。
而这一切,都被深深掩藏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林弈知道,这批学员,将是他最嫡系、最可靠的军事力量,是未来应对一切内外挑战、推动军事改革直至最终成功的……根本保障。他播下的种子,正在这片精心开辟的土壤中,悄然生根发芽。
喜欢天命寒门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命寒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