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当真?”
甄逸闻言顿时一喜,随即说道。
他倒不是上赶着嫁女儿。
而是曾经有方士路过甄家,断言甄宓未来贵不可言。
如今刘晁位高权重,突然提出愿意纳甄宓为平妻,瞬间便让他想多了。
毕竟平妻的地位并不逊色于正妻,是妻非妾。
本来这个时代是没有平妻的说法的。
不过不知什么时候,就从并州的一些世家大族之中开始流行了起来。
而且他可是知道,因为大闺女甄姜的原因,甄宓可谓是将刘晁的家,经常会去前往并州刘府,将之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自幼便对刘晁崇拜有佳。
不论是为了家族利益,还是为了自己这个女儿,他都没有任何拒绝的道理。
“千真万确。”
徐庶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
刘晁来时的吩咐,可不是将这件事当做条件。
而是私下让他求亲,纳甄宓为妾。
将这件事和说服甄逸当成两件事去做。
不过来的路上,徐庶却是特意打探了有关于甄家的所有情报。
自然也就听说了当年方士为甄宓算命的事情。
因此他才觉得赌一赌,将这两件事当成一件事去办,私自提高了甄宓的地位。
刘晁并不清楚这位岳父大人的态度,因此倒是没有去往这方面想,之所以要纳甄宓为妾,除了是受其名影响之外,自然也是为了发展自身,同时和甄家更加紧密的绑定在一起。
他对这个小姨子可是有着救命之恩。
也早就有窥伺之心,如今袁家已经入驻冀州,他自然想提前定下来。
“好,若真如此,我甄家定全力支持。”
甄逸也是一个有魄力之人,闻言顿时便重重地点头说道。
最终徐庶一石二鸟,只以一个口头的平妻之位,便使得冀州粮价突增,从而引起连锁反应,使得整个冀州都陷入了动乱之中。
随着以甄家为首的粮商,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百姓们纷纷售卖余粮,等到粮食紧缺之时,又以更高的价格贩卖。
此类资本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
黑山军见到如此情况,也在期间下山浑水摸鱼,劫掠冀州,抢收良田,进一步促使粮价高涨,使得袁绍不得不派兵镇压。
但这些终究还是开胃菜,真正让袁绍头疼的还是他的手里缺粮,缺钱,开始供应不起手中的大军。
各地守军也都开始出现动乱,反叛自立的现象不断出现。
不过却唯有一个地方不受影响。
那便是常山郡,中丘县。
这些年来这里几乎成了黄巾余孽的禁区,从未有人侵犯。
一是因为刘晁的威名,二则是刘晁曾力保二十万黄巾,西迁雁门,对他们有大恩。
至于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张角当初仙去之时曾留下一句话:能还天下太平,完成黄巾之愿者,唯刘晁尔!
中丘县作为刘晁的封地,自然也就没了黄巾侵扰。
也正是因为此,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丘县才能一跃成为冀州重城之一,周围无数百姓都想着往中丘境内迁徙。
陈群对此不说照单全收,也是能接纳就接纳,再加上屯田制的完善实行,这才有了今日之规模。
如今借此机会,大量平民也再次流向常山中丘一代。
“可恶!可恶!可恶!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袁绍看着眼前各地不断传来的奏章,顿时勃然大怒,拔剑劈砍道。
“主公息怒,主公息怒,粮价突涨起于甄家,定是那并州小儿之计,想要以此诡计拖延主公发展。”
田丰见状顿时连忙上前劝道。
他这不说还好,一说顿时便让袁绍更加气愤,感觉在臣子面前丢了面子。
“哼,刘晁小儿!吾誓不与罢休!”
袁绍持剑立于桌案,怒声道。
“主公息怒,此乃并州小儿畏惧主公之威,才会有此诡计。
若主公能得博陵崔家支持,当能暂缓粮价突涨趋势,不过若想彻底解决粮价问题还需向汝南袁氏求助钱粮才行。”
袁绍谋士许攸为人倒是圆滑不少,不由站出来劝说道。
他说的倒也是事实。
这次参与粮价操控的不仅有第一粮食大户甄家,还有不弱的张家和苏家,这两家乃是中山张世平和苏双的家族。
也早就在前几年间,将家族大部分产业迁到了中丘附近。
“郭图,你素来善辩,便由你前去说服崔家,取得他们支持,可通过联姻,加强袁崔联系。”
袁绍闻言,脸色顿时好看了不少,看向许攸的眼中带着欣赏之意,毕竟没人不喜欢听好话。
“是,属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郭图闻言顿时一喜,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正好可以让他用来提升自己在袁绍阵营的地位。
“嗯,尔等还有何谋略,能够助我稳定冀州粮价?”
袁绍见状微微点头,随即看向一众谋士继续问道。
“主公,吾觉得向汝南袁术借粮,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若能有足够的粮草,低价售卖,定能制住粮草上涨的趋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